币民与注意力稀缺

作者: 真第二个区块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10:08 被阅读13次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曾经发表过一个这样的看法:长期太穷太累会让人变傻。

穷人和终日疲于奔命之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注意力被眼下的事过份占据。这会让人进入一种稀缺心态。在稀缺心态里,穷人会越来越穷。本文试着从币民的角度说说穆来纳森的研究,以及散户是怎样陷入注意力稀缺陷阱的。


第一部分,什么是稀缺心态?

在经济学领域,商品供给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而本文所指稀缺,不单指金钱这类物质的稀缺,更是在着重描述一种不健康的慌张心态。这种心态让人频繁聚焦紧急的事而忽略重要的事。

聚焦注意力在紧急问题上通常能提升工作效率。但这种效率的获得往往要付出一些代价。最重要的代价莫过于匮乏情绪的恶性循环。

当一个人因为物质资源、金钱、时间不充分而长期处于稀缺心态控制之下。就会把注意力调集到能尽快获得这些资源的问题上。换句话说,短期弥补资源、金钱、时间亏空的途径将会垄断人们的注意力。而当我们认可“注意力是一种极度有限的珍贵资源”后,就很容易理解稀缺感有多么容易使人们忽视长期的,慢反馈的,却真正重要的事情。

经过穆来纳森的一些跟踪研究证明“人们特别穷或者特别没时间的时候,智力和判断力都会下降,这会导致进一步的失败。”


第二部分,管窥效应与追不上的热点。

管窥之见,就是只能从管子的孔里边看见东西,在此基础上发表的意见。由于可视范围有限,这些意见通常是狭隘的。管窥之见常用来描述人狭隘而不自知。

穆来纳森也用管窥效应来描述稀缺心态下的决策。他用跑步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一个本来有晨跑习惯的人,但突然有些天任务紧急,可能就觉得跑步没那么重要了。毕竟少跑一段时间,甚至不跑似乎也感受不到什么影响。可从长期来看,维持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其实是最重要而且需要每天投入的。

举一个币圈的例子,再来说明管窥效应。币圈是注意力经济。行业内会有各种人不停的致力于制造很多热点。热点意味着吸收注意力,其结果在于借助吸收注意力而吸取流量和资金。散户往往信息渠道有限又滞后,初入币圈的投资者更是会感觉到每周圈里都有大事,每月都有新概念,完全跟不上节凑。这其实就是一种管窥引发的稀缺情绪。

一旦投资者面对稀缺,就开始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最需要他们关注的事情上面。这样往往会忽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自己早已制定好的定投计划,比如自己的预设止盈止损线,又比如屯币目标。管子之外的重要判断都被会被抑制。最可怕的是,热点永远不会停止,稀缺心态永远不可能因为追上了一两次热点而平复。


第三部分,信用卡与自造稀缺。

经常在币圈听说某某人信用卡套现了xx万炒币。我觉得这种方式到不能一刀切认为不可取。因为纵观所有领域的投资者,善用杠杆都是必要。这里的善用至少包含两个维度。一是额度上压力可控,自己未来的现金流覆盖得了。二是心态上压力可控,是即使归零自己也能正常生活的。

问题出在我们时常听到的例子里并不是这样。正如穆来纳森的一些调研,人们往往透支过一次后,手上就基本上不会再有现金了。这会导致此人一直都会处在稀缺的状态。与时间的匮乏相比,信用卡会让一个人彻底忽视其他能把自己解救出来的做法,会让一个人更加匮乏。


第四部分,提高场外收入与屯币自由。

前几天金马说他熊市一直在卖币。主要是因为公司在熊市期间一直亏损。并对九神一类已经不需要再卖币套现的投资者表示羡慕。

穆来纳森提到:“因为稀缺,所以你要不停地权衡,比较。一分钱掰两半花。这种思维看起来更高效,其实会让一个人的产生大量的心智负担,这些负担会消耗注意力和精力,进一步产生管窥效应,让人只注重眼前的事情,忽视真正重要的事情。

回到屯币与卖币。当一个投资者的场外收入不足以轻松覆盖掉让自己满意的生活水平开支。他必定会时刻聚焦资金效率问题,时刻考虑套现提高生活水平问题。那么,这方面的注意力就会在一次次涨跌间被占用的越来越大。知道大到会影响核心判断。

相信绝大多数投资新手都被提醒过闲钱投资。这应该是很难做到的。不是因为认识不清楚,是因为闲钱不够多。不足以完成投资目标。

多数人最后选择了加大投资资金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这非常容易造成生活和投资决策的稀缺感。有不少人在过重的心智负担里亏了钱。其实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升职加薪,才是对定投和屯币最有帮助的事。李笑来的说法是“散户缺的是实力”。

我把这个状态叫做屯币自由。

第五部分,说了这么多,认知带宽余量是摆脱稀缺状态的根本。

时间和资本的轻量闲置可能会让人觉得很浪费。但从穆来纳森的研究和观点来看,轻量闲置的收益其实很高。

它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难得的奢侈享受。意味着至少在某些维度不需要再权衡。梭罗有言:一个人富有的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认知带宽的富足亦如此。认知带宽包含了人脑的计算、关注、决策等能力,可以想象成一条公路的宽度,对路上的任何状况的处理都起到关键作用。而余量,就是紧急车道。

穆来纳森提到人们通常可以关注七件事。超过这个限度则会产生疲惫感和无力感。

一个穷人,被生活所迫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工作截止日期,不得不受累于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导致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穆来纳森认为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

我个人创造带宽余量的几个方法:

1 有规划的使用笔记与闹钟这类释放注意力的工具,把大脑里该清理的缓存及时清掉。 

2 神经大条一些,对自己的无能宽容一些。工作中我经常手上同时并行三个甚至更多项目,每天部门要有十个以上具体的任务。从确认需求,到寻找方案、监督执行到交出结果我全都要关注。一度也是疲惫不堪。后来找到的方式是向同事承认自己记不住那么多事,引导同事帮自己完成必要的记忆类整理类工作。充分在内心接受自己的局限。只聚焦注意力在找方法和做判断。从而释放压力,释放认知带宽。

3 通过自己在网上学习我认识到注意力是一种“体能”。有很多锻炼方法,让注意力可以快速聚焦一个目标。也可以通过锻炼提升自己每天的注意力总量。还有很多禅定类的练习方式,通过“把注意力放到一个轻注意力损耗的点”,来给注意力回血。此处强调这并不是迷信,这方法虽然源自宗教,却是有科学和实验依据的。具体就不展开了。网上不少。

4 节制欲望,理性的称量自己的所想所需。找到一个自己真正需要的轻奢额度。经计算我认为一线城市两千万,二三线城市一千万,是可以退休的。然后看看比特币每个周期的涨幅。笃定的告诉自己:屯比特币就够了,别的都是赚运气。

方法有了,肯定还不完美,望补充。

谢谢花时间阅读,更欢迎有建设性的“币乎深度评”。

相关文章

  • 币民与注意力稀缺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曾经发表过一个这样的看法:长期太穷太累会让人变傻。 穷人和终日疲于奔命之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注...

  • 稀缺与注意力

    稀缺到底与注意力有没有关系?我认为是有的。稀缺导致的管窥实际上就是让注意力集中。而我们知道,包括注意力在内的意志力...

  • 微信营销为何需要突破三大稀缺系统瓶颈?

    学习精准群发鱼塘思维系列课程,听紫雨老师解析微信营销的三大稀缺:注意力稀缺/意识力稀缺/影响力稀缺! 第一:注意力...

  • 【读书笔记】《认知突围》——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是谁

    注意力是什么?可以理解为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注意力的价值源于其稀缺特性,而注意力的稀缺又源于整个时间框架的稀缺本质...

  • 职场高效小技能

    本文根据知乎live内容整理 首先,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啊。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先想想工作...

  • 安少:《币圈民谣》 ​​​​

    币民苦,被套两年啃红薯; 币民哭,攒钱炒币被当猪。 币民傻,随便被人当猴耍; 币民怒,张口就骂X尼玛! ——《币圈...

  • 注意力

    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

  • 谈谈如何管理“注意力”

    前几日发了一文,讨论了注意力的稀缺性,以及我们应该将注意力用在重要事项上(见《稀缺的“注意力 ”》)。 今天想谈谈...

  • 《稀缺》会带来什么?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教会了我立即行动。“稀缺”,缺的是什么?当然包含各方各面,时间、金钱、注意力等...

  • 马小惠反思日志0816-2017@读书学习

    一、今日读书《稀缺》 稀缺的危害 稀缺会产生四种效应: 1. 稀缺会导致管窥效应 面对稀缺,我们就更倾向于把注意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币民与注意力稀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sp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