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莉沃特斯《优势教养》读书笔记2020年6月到7月

莉沃特斯《优势教养》读书笔记2020年6月到7月

作者: Crystal终身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05:42 被阅读0次

    7月5日

    #夜读D22# 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把六个小时后的晨读提前为夜读,继续度莉沃特斯教授《优势教养》的第九章“日常生活中的优势教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优势)真的精神百倍#

    今日所学可以总结为#需要首先带着5个问题去看待和理解孩子的“挑战性行为”,然后使用4种策略应用优势教养#(我就是喜欢读这么有条理的书,就像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里面提到的最好的信息维度是3到5,绝对不要超过7):

    一,五个问题看待和理解挑战性行为:

    1. 这算不算滥用优势? 就是优势用错了地方,不合时宜。文中举了很多例子,她的先生马特在课堂上滥用“幽默风趣”的优势引发了和老师们的冲突; 因为追求美和极致考试卷面特别美观但是做不完题等等。这里我想到自己小时候有一次深更半夜两点多钟在家里声情并茂地朗诵“吉檀迦利”,被妈妈臭骂了一顿后内心很自责愧疚的事情。这时候需要从“把我分寸”这个角度积极帮助孩子改善,不能过分依赖和滥用自己的核心优势。

    2. 孩子是否未能充分发挥优势? 帮助孩子意识到这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本身具有这些优势只是当时未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3. 这是不是优势的“反面”或“阴暗面”? 有人拥有优势却不认可自己的优势,总是负面消极地看待自己的优势。比如会觉得自己追求美和极致“很怪”,好奇心是“包打听”,坚持是“固执”等等。

    4. 优势是否被限制了? 文中举了一个孩子的识字敏感期非常早但是一定要遵循专家的理论不给他学龄前认字的机会,孩子就很痛苦留下了心理阴影。

    5. 是否被迫做不擅长的事情或过分依赖习得行为? 必须不断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会让人承受巨大压力精疲力竭; 一直被要求用习得技能也一样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没错,我们知道该怎么做,甚至可能在这方面表现不错还受到了表扬,但我们对此没有激情,即使有展示优势的机会,也不能弥补这种精力损耗。成人孩子都是一样的,只是孩子的自制力更低,更容易表现挑战性行为。

    二,4种策略应用优势教养:

    1. 三思而后行,重新建立优势关联。休息一段时间,深呼吸两分钟,花点时间感激“比如感激自己还有个娃跟你吵架哈哈”

    2. 建议孩子强化或弱化某一项优势,“把我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自身优势,比如,当他伤害到别人时要表现得更善良;当别人伤害到他时要表现得更宽容;当他不能马上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时要表现得更有耐心!

    3. 用鼓励孩子发挥优势的方法帮他远离负面行为。

    4. 优势替代或优势交换。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从优点入手而不是缺点。文中举了她的女儿在课堂总是很快完成作业然后就开始找同学闲聊的例子,从批评孩子“没有耐心”出发没有效果直到女儿进了校长办公室; 而从指出她的优势“善良”出发,希望她能等着别的同学写完作业,让他们也收获成就感,像她一样热爱学习,表现善良,孩子就很快改善了课堂表现。

    7月4日

    #晨读D21# 周六的早晨,今天快七点才开始晨读,匆匆读了半小时“日常生活中的优势教养”,来不及写读书笔记,孩子s们已经醒了。以下来自原文摘抄。

    今天主要学习了两种最普遍的管教风格“从羞耻心出发”和“从负罪感出发”。羞耻心会让孩子羞愧难当痛苦地只想要逃离人群,而负罪感不是告诉孩子他很坏,而是有效地跟孩子沟通,让他知道,他本人要比自己表现出来的样子更好。

    但是孩子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才是“更好”?这就是优势教养要把管教引向的新高度。

    从负罪感出发的管教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而从优势出发的管教则告诉孩子他们能做什么——提醒他们自身具备哪些优势,发挥哪些优势可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要向他们展示如何竭运用自身优势做出改变,如何在遭遇挫折后迅速调整自我,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向更积极的方向努力。

    7月3日

    #晨读D20# 今天读完了莉沃特斯教授《优势教养》下篇“培养优势”第四节“积极的沟通促进优势培养”。这一节主要是说家长应该怎样从优势出发表扬孩子。

    “意之所在,能量随来”,哪怕全世界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我们父母也要稍稍退一步,看到孩子身上积极的一面。#做温暖型父母,接受、鼓励孩子表达情感,询问、复述、认同孩子的情感#。

    表扬孩子最显著的作用在于培养他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或“成长型”。常见的三种表扬模式“泛泛地表扬,表扬过程和表扬特点(个人)”,其中泛泛地表扬没有营养,表扬过程会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而仅仅表扬个人会导致固定型思维。

    但是,到具体的家庭应用中并没有绝对。实际上父母都是在交替组合使用三种模式,只是比重不同。这里又想到了林文采博士《心理营养》里的一句话“这世界上没有一件非如此不可的事情”。与很多有关表扬的育儿书中一味强调“表扬过程”不同,沃特斯教授也提出了表扬个人有助于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

    #从优势出发的表扬要兼具两者之长,让孩子理解自己的优势(表扬个人),而当他用到某些优势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或表现更佳时(表扬过程)#。

    文中有一个案例很有意思: “香港一个妈妈通过阅读了解到了表扬过程的重要性,就用这种方法辅导上中学的儿子写作业,结果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她儿子越来越不愿写作业了!还冲她喊道:“妈妈,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我知道你觉得我是个笨蛋!”,沃特斯教授教授一开始也很困惑,而后来通过研究翻阅资料发现香港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表扬过程究竟是会鼓励还是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取决于孩子本人如何看待努力和能力。有些孩子相信努力和能力是负相关或成反比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努力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因为这让别人觉得他不够聪明。”

    读到这里,一方面会感叹我们在成长求学中遇到的大部分人包括自己似乎都是“固定型思维”占了上风,不过这是可以改变的,进入社会以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向“成长型思维”靠近。另一方面对于作者由衷地佩服,作为专家她总是不在乎“揭短”和“剖析”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优势教养困惑给到读者。她是优势教养倡导者,她自己的孩子也会吵架打架; 在香港遇到的那个妈妈的问题,为什么表扬过程放在这个孩子身上会起反作用?她努力的寻找答案,终于找到香港大学的一份研究解惑……她真诚地写出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了解她也是经过了很多曲折才会成就本书,这就是成长型思维的体现。我也再一次提醒自己,人无完人,追求完美表现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成长的过程更重要。

    7月2日

    #晨读D19# 今天读完了莉沃特斯教授《优势教养》下篇“培养优势”第三节“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自制力是我们坚持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不因冲动使自己的计划偏离正轨的能力。

    首先,我们作为家长#明白身体内在的调节机制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和孩子更有信心,明确自制力是没有上限可以培养的#。这个内在调节机制就是负责控制的“前额皮质”和负责冲动欲望的“边缘系统”随着进化和年龄的发展平衡。虽然对于普通人去了解这些科学依据背后的理论研究是没有意义和很困难的,但是简单了解概念提高认知会让我们在行动上更坚定。

    理解一天中的“有毒时间”,自制力随着一整天的学习或工作会被4种因素消耗“抑制冲动,做决策,压抑情绪和面对压力”,这也是为什么晚上一家人碰头了以后可能引发争吵的原因。那么这时候从优势出发就在做决定时承受的压力更小,尽管孩子需要很努力地培养自己的优势,但出于热爱,他们会更自制,并因此收获“表现优异”和“充满激情”这样甜蜜的回报。对父母也是一样。尽量做双方都感兴趣体现优势的事情。比如阅读,如果父母本身不喜欢阅读,仅仅是功利地为了孩子以后学习成绩好陪伴阅读就会压力很大消耗自制,就更可能在孩子不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火冒三丈。

    最后给我们提供了从优势出发保持自制力的五种策略:  评估自己和孩子一天的安排和自制力的消耗,适时做开心的事情;  养成习惯,制作代办事项清单,这样可以减少因为要记住这些todolist需要消耗的自制力; 练习正念; 成为情绪教练,不要压抑情绪,包括悲伤或快乐; 做改变习惯的练习,阶段性的小目标不断改变自己的各种微习惯。比如,线上课程学习坚持打卡其实也是可以提高自制力的。

    7月1日

    #晨读D18# 昨天匆匆读了莉沃特斯教授《优势教养》下篇“培养优势”的第一节“注意,回味,感激,放空”,这些本质都可以理解为在指向型和非指向型两种注意状之间切换的注意力训练方式。里面有很多实操方案,我在犹豫我是该停下来细细品读还是继续读下去。今天一早醒来选择继续读下去,因为有时候先体会知识和作者思想的全貌可以避免陷入牛角尖。

    今天继续读下篇第二节“正念”。正念,第一印象好像是佛教里的术语吧。书中对正念的定义是“正念是一种积极的、全神贯注的内省,它让我们在对生活中的种种做出回应的同时意识到内心的想法和感觉是什么,从而能够理解、处理并引导这些想法和感受。”

    孔子的学生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荀子劝学里面也有修身自省,受益终身的名言(是什么得去查查),孟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年初疫情很严重的时候,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记者质疑我们没有采用最佳处理机制的时候这样回应,我才知道这句)

    要在乱七八糟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态平和需要自省,正念很重要。

    文中提到的作者怎么用“正念”在一次旅途中顺利地帮助两个孩子化解冲突的经历正是我特别关注的地方。通过正念,作者理解了自己一开始的着急上火其实跟她的意识“我是一个专注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家,我在写“优势教养”的书,可是却不能处理好自己两个孩子的冲突”这种挫折感有关。最后接受这种不完美。然后再帮助两个孩子从优势出发去回味旅程前半段两个孩子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一起骑脚踏车,然后感激各自的陪伴,化解了孩子之间的矛盾。大部分的时候兄弟姐妹都是珍爱彼此的,有时候吵架打架都是正常的。父母看到孩子发生争执,不能一味大声制止两个孩子,偏袒一方或各扇一巴掌,要做“正念”练习,先自省自己的情绪来源。

    6月30日

    #晨读D17# 今天读莉沃特斯教授《优势教养》的下篇“培养优势”的第一节“注意,回味,感激,放空”。这一节围绕“注意力”在开展,但是我今天读书的状态一直无法集中注意力,一会在想今天还没买菜,一会在想孩子的睡前阅读记录还没做。然后读到作者写这是很正常的状态,她在写书的时候还在想电子邮件和购物的事情,也就释然了一些。

    指向型注意,是自上而下的,它需要努力和刻意练习。昨天学习千字文“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想到毛泽东闹市读书的故事。这就是指向型注意。而“非指向型”是自下而上的,当我们放空,让大脑休息时,洞察力、想法、解决方案等从思绪缥缈的大脑深处往外冒,也就是“心流”。

    无论是注意,回味,感激,放空,其实都是在帮助我们更积极地在这两种注意状态之间切换,生活得更愉快幸福美好。俗语“该学习/工作时好好学习/工作,该玩的时候好好玩”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 一定要记得给孩子放空的休息时间,但是有益的放空不是放纵。

    书中关于回味,感激和放空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练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地表述,比如睡前回味,制作剪贴簿,开心事件会议,感激星期四,感激日志,感谢信等等。这时候我会觉得有压力很难做到,那么也同时提醒自己从自己的优势出发选择一两样适合自己家庭的开始尝试,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所有。有一点进步就好。

    6月29日

    #晨读D16# 今天读完了莉沃特斯教授《优势教养》的上篇“发现优势”的最后一节“优势发展的时机和阶段”。

    前一章“理解优势”中学习了优势三要素的定义和需要跳出才能知识这些“表现优势”的框架关注“性格优势”。作者在这一节主要是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

    - 介绍了本杰明·布鲁姆博士提出的优势发展的3个阶段: 浪漫期(早期),精确期(青春期前中期)和融合期(青春期后期),这三个阶段与大脑发育中负责知识技能的灰质和负责连接的白质的增长一致。在浪漫期家长的态度要直接,而青春期家长要退后一步,做“优势雷达”,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孩子选择。

    -列出了 4种关键的优势教养策略:

    思维模式管理; 树立榜样; 搭建从优势出发的“脚手架”; 针对“最近发展区的练习”

    其实本质上都是家长需要自己保持成长型思维,为孩子树立榜样“虽然优势有先天基因决定的成分,但更需要后天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发展自己的优势”。要从优势出发搭建脚手架帮助孩子发展优势,在一个难度适宜的练习区成长慢慢扩大圈层。

    做成长型父母,文中还聚焦了8种优势的发展阶段,看看图一,我们做父母的现在正是发展“智慧”和“高创造力”这两大优势的绝佳时期哦[呲牙] 智慧是什么?与很早就被“点亮”的智力不同,智慧——我们运用知识的方式——是一项后起优势。

    6月28日

    #晨读D15# 今天读完了莉.沃特斯教授《优势教养》第一部分“发现优势”的第三章“理解优势”。本章开头让家长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优势? 和几乎所有家长一样,我先想到的也是像阅读,表达,唱歌这些“表现优势”,而不是博爱,懂得感恩,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有勇气,谨慎,善于合作沟通,欣赏美和追求极致等等这些“性格优势”。我们几乎关注的都是“生理和技能”这些表现优势。

    所以作者在这一章帮我们梳理了优势的术语和结构,帮我们跳出“表现优势”去更好地识别孩子身上的“性格优势”。

    优势构成的三要素是:优异的表现,充满激情和经常用到(使用频率),所以家长需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去发现孩子的优势:

    1. 我是否看到了孩子擅长做的事情?

    2. 我是否在孩子身上看到了激情?

    3. 我是否看到了孩子经常做的事?

    按照这三个维度,优势可以分为: 核心优势,成长型优势,习得行为和劣势。

    对于成长型优势,要多为孩子创造条件去发挥和使用; 要区分真正的优势和习得行为,避免孩子长时间陷入做擅长而没有激情的事情,有助于帮助他成人之后忠于自我做真正觉得快乐幸福的事情; 对于劣势,要正视但不过分关注,一个优势得到发挥的孩子整体是自信的,能够接受和改善自己的劣势。

    6月27日

    #晨读D14# 今日阅读《优势教养》第一章“发现优势”第二小节,理解为什么作为父母,关注优势会很难?

    学习和理解心理学家归纳的四

    4种会导致关注负面忽视优势的错误机制,可以让我们在准备发火的那一瞬间自省自己是否掉进了这4中错误机制里。

    - 选择性关注: 进化的产物,面对信息爆炸,大脑的过滤系统并不完美可能忽略掉影响我们判断的重要信息。

    - 负面机制: 物竞天择,生存的压力导致关注“负面”的基因更多被保留下来。

    - 投射: 自我认知会将父母自己身上的缺陷投射到孩子身上,让我们选择性关注和恼怒孩子表现出的那些其实更多是我们自己的缺陷。这一点在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里面也刚刚读到过。

    - 二元对立思维: 非黑即白,认为优势与劣势对立。记得以前在“老喻给孩子的人生算法”里也看到父母需要“灰度认知”。

    首先了解自己可能的错误机制,才会在每次要发火的那一瞬间去自省。如何打开“优势开关”,后面慢慢学习。

    哥哥一直吃饭很慢,在家还会吃着吃着从饭桌上溜下来去玩,看到就恼火。最近开始努力发现优点,比如“吃青菜吃得多一些”,“吃米饭的时候咀嚼得充分”,“喝汤很快哦”,虽然沃特斯教授的建议是不要从这些特别恼火的事情开始尝试打开“优势开关”; 如果没有办法发现优势,先冷静地去学习和观察。

    6月26日

    #晨读D13# 今天开启一直想要好好看的一本书《优势教养》,作者是澳大利亚积极心理学教授和两个孩子的母亲莉.沃特斯。

    学习林文采博士《心理营养》理解了肯定赞美认同是父母需要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心理营养之一。如何做到肯定赞美认同,如何才能真正地相信孩子和相信自己,我感觉积极心理学会给到自己很大的帮助。

    一个坚强的孩子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坚定的自我认同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可以正视并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从优势出发并不意味着忽视缺点,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缺点并予以纠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莉沃特斯《优势教养》读书笔记2020年6月到7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ti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