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师在群里通知接到教育局通知,有节家庭教育讲座将在本周日本地教育频道进行,请家长协调好时间确保到时候跟孩子一起认真收看。
我跟孩子说了这个事,孩子很不感冒,也许是长假在家太久情绪不好,也许是觉得这种教育讲座效果不很直接,孩子嘟囔着说:“我不听,讲的都是些跟我们学习没啥关系的事,有那功夫还不如做点题呢。”
我也觉得家长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还得大早上爬起来,关键是这类讲座基本都是给家长讲如何教育孩子的,孩子听不听好像意义不大,所以也没把这个事放心上。
我发牢骚给做老师的闺蜜说:”这学校闲的没事干了,家长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净整些没用的。”闺蜜劝我说:“我劝你还是跟孩子一起听听,不仅仅老教授教育实践有一套,对家长孩子启发也不小。”
闺蜜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专门给我分析了三点好处:
1、检验父母与孩子观点的一致性
父母都把教育好孩子作为很重要的一件事执行,这也是对孩子最负责任的一种方式,哪怕过程会有些不尽人意,但不可否认父母的爱子之心。
如果父母留给孩子很多的物质财富,他不一定能够从中收获益处,反而容易纵容了他的挥霍无度,甚至害了他。
但如果家长把孩子从小就教育好,给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哪怕清贫,也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他会铭记一辈子
父母真正的教育好一个孩子,不仅仅是需要家长的爱心,更需要家长的智慧。这个智慧就一定是来自于不断的学习,最快的捷径是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找到自己的差异,借鉴并实践。
同样,对一个孩子来说,在同步的学习中找到自己与其他人思维上的差异,也是最有收获的一种方式。
2、互相讨论可以提醒对方
很多父母反应现在的孩子不好沟通,这不是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家长跟孩子的观点不很一致,追不上孩子的想法,造成了互相之间的误会。
如果再加上其他不和谐的因素,比如有的家长脾气比较急躁,比如有的家长不喜欢听孩子讲话,就会很容易跟孩子产生代沟,造成家庭的不和谐。
如果父母与孩子参与到共同对教育理念的学习中的时候,你就能发现跟孩子思维上的差距和不同,然后理性的分析这种不同是应该家长改善,还是引导孩子调整。大人思维相对成熟的,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就越能有好的效果。
3、看到不同,改善认知
在看到家长和孩子对同样的教育理念的不同看法以后,家长要跟孩子进行讨论,比如说教育理念中往往强调家长的终身学习,这个终身学习对家长来说是要学什么?
父母可以让孩子想想,在他们看来,希望父母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到他,学习那些技能才能更好的得到孩子的认可。
现代家长的确是很辛苦的家长,既要肩负生活的压力、老人的赡养,最重要的是怕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停滞不前或者退步。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不是谁都能做到奋起直追,而学习、持续终身的学习就是最好的改变自己、帮助孩子改变的方式。
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的家长才是明智的家长,而有机会听到专家的课程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让效果更好,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尽量保留相关的视频资料
家长可以通过录音或者用手机录下整个讲座来完成,因为直播的效果最好,但是不能回看细节的话就会有疏忽。
说白了就是应该先有这个态度,才能真正领会到思想的精髓,只听一遍是效果甚微的,值得听的课程一定是值得收藏的。
第二、重复收听的过程就要记笔记或者提炼出思维导图
这是个消化的过程,很多知识是需要重复才能够吸取更多的,家长要注意这件事主导的人应该是家长,一方面家长相对来说理论知识丰富、阅历多多,分析问题能比孩子更全面、更能概括到实质的东西。
第三、对于学到的理论要进行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先进的理论运用在教育孩子中去检验,任何理论应当是经得起检验的,也只有通过检验才能真正的掌握其精髓的。
父母根据自己消化的新的理论进行调整自己的行为,开始会有一定的不适应期,因为人性是最讨厌改变的,这个不适应是正常的反应。只有突破自己的不适应,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父母与孩子同样的去看待某一些教育问题,可以很好的让亲子之间的距离减小。
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学习,只有自己学习好了,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少走弯路,做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导者,这才是真正的为孩子负责。
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看到父母的教育改变,他们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与学习,同样与父母之间更容易沟通。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