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资比名牌包贵
前几天,罗振宇讲了一期「谈资比名牌包贵」,大部分内容来自万维钢的「精英日课」。
万维钢设想了一个场景,在一次聚会上,有两位年轻女性,一位拿着一般的包,但在用《经济学人》上的分析文章谈论英国大选;另一位拿着名牌包,但她关心的是《欢乐颂》里人物的命运。
那么,这二位谁的社会地位高呢?
万维钢人在美国,他说在中国很难区分,而在美国很容易判断,显然是前面引用《经济学人》上文章的那位女性社会地位更高。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一个名牌包的价格可能几十上百倍于一份《经济学人》杂志,但是读懂《经济学人》杂志花费的成本要远高于一个名牌包。读懂《经济学人》,你得受过良好的教育,而这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在学习中还需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精力。在当今社会,一个普通白领,工资省着点花,几个月也就能买一个名牌包了。这样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引用《经济学人》上的文章比拿着个名牌包难度大太多了,靠名牌包撑面子的行为就太廉价太 low 。最后这句是我补充的观点,与万维钢、罗振宇无关。
一口好牙比名表、名牌服装贵
拿名牌包的大多是女性,我向来是一碗水端平了,既然上面说了女性,下面就得说说男性。
上周我因为左下方的智齿发炎,疼得难受,狠狠心去医院把它给拔了,回来后正好在微博问答上看到了黄章晋写的一篇「中国男人为什么对牙齿形象不太在乎,好像这些明星,牙齿差也没影响他们火。」
我就不上这些明星的照片,是几个乐圈的中年男明星,好吧,说名字,冯小刚、蔡康永、黄渤。关于这个问题,准确地说不是中国男人不在乎牙齿形象,而是国产中年男人不太注重外在形象,牙齿形象是外在形象的一部分。国产年轻男性普遍在外在形象上的自我要求高于国产中年男性,虽然他们也有过遭人嘲笑、辣眼睛的「杀马特时光」,但那也是在提高外在形象时短暂地误入了歧途,并没有影响他们在成年后,穿上一身帅气西装,一点都不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杀马特时光」。至于长着一口难看牙齿的年轻男明星,应该已经绝种了吧?
黄章晋对于「国产中年男人为什么不在意形象」的分析,特别精彩,我原文摘录:
国产中年男人为何不在意形象,答案其实就藏在世界第八大奇迹——国产中年男人的「迷之自信」上。
牙齿上深色的包浆,对地心引力极为敏感的轮廓,勃起时低头看不见的阴茎,并不妨碍国产中年男人对自己性魅力的强烈自信 ——如果他是一个「成功人士」的话,哪怕短小如香烟他也会觉得自己很驴。
当然,这种自信并不只是体现在女性的吸引力上,同样也体现为对同类的心理优势 - 我只要比你更成功,你的年轻,健康,俊美之类就根本算不上什么,而且我越是不在意仪表形象,就越能说明我的优越地位。
两三年前,网络上有一阵子频繁地出现「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的文章,主要是从形象气质上吐糟中国男人的外在形象。好像还真是这样,中国的女性越来越会打扮自己,而中国男人还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邋里邋遢的,远逊于国外男性。
按黄章晋的分析,这是中国当前两性社会地位的结果,女性对男性的审美要求或压力,远不足以改变国产中年男人在仪表形象上的低投入产出比,这使得国产中年男人缺少改善自身仪表形象的动力......在中国,男性的魅力来自金钱和地位,而女性的魅力则是年轻和美貌。两者是互相成就的。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男人才普遍不重视仪表形象,更不在乎牙齿的形象,即使是需要频繁在镜头前出现的男性也是如此。
前面说的娱乐明星就属于频繁出现在镜头前的男性,在今天各种视频节目兴盛的时代,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国产中年男性(作家、企业家等等)出现在镜头前,出现在视频里,而不在乎牙齿形象对于喜欢看视频节目的人(比如我)来说,简直是个灾难。我这几年学了神神叨叨的「面相学」,三教九流,学着玩的,比起面相对人的判断,我更相信我的科学知识、经验、直觉,但在了解了「面相学」后,我明显在看人时比以前仔细了,对于面上五官的观察细致得多了,所以,看视频节目,看到不在乎牙齿形象的人,倒胃口。
据我观察,中国两性社会地位的格局并非牢不可破,似乎正在改变,金钱和地位占男性魅力的比重在下降。有位情感领域的自媒体大 V ,提出了一套伴侣价值的公式,在这套公式里,男女的伴侣价值分别取决于以下 8 个因素,这 8 个因素重要性相同,她说的伴侣价值,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男女性的魅力。
男性:身高、长相、年龄、财富、智商、情商、性能力、长期承诺;
女性:年龄、长相、身高、罩杯、体重、学历、性格、家庭环境。
在这 8 个因素里,男性的外在形象变得非常重要了。
外在形象很重要,那为什么一口好牙比名表、名牌服装贵?
道理和读懂《经济学人》一样。保持一口好牙的成本非常高。
对于国产中年男人来说,让一口焦黄的包了浆的牙齿看上去显得正常健康,它的花费就足以购买一块名表、一身名牌服装。而且想要牙齿一直正常、健康,且不说美观了,还需要几十年如一日保持良好的清洁口腔的习惯,这样看来,显然买买买名牌要容易得多。
总是做容易的、没难度的撑面子的事,多没劲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