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朋友圈里面,看到一则微信好友发送的截图消息,她的车子因为乱停乱放,在最近的连续几天被贴单处罚三次。接到手机短信通知后,她概叹:“不敢再开车出来了”。有人问她为什么要乱停车呢?回复是城区一些地方的人行道在改造,没有地方停。我知道她说的是实情,最近城区人行道有些路面在硬化,可能在学其它地市做法,路面硬化后施划停车泊位,增加停车泊位供,减少城区机动车乱停车现象。
我市城区的乱停车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昨天晚上我出去散步,发现一些人行道上小车子歪七扭八、乱停乱放,行人散步很不方便。更有甚者,趁着夜晚交通管理者不在的时候,在个别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也有乱停放的车辆。我想起以前到萍乡市和上饶市去参观,这两个地市的机动车停放就好很多。萍乡市也是对人行道路面硬化以后施划泊位,再通过强化管理,确保了机动车在泊位里面停放得整整齐齐。上饶市更不用说,停放在泊位里面的机动车车头都朝着一个方向,看上去赏心悦目。
强化对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管理,应该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首先是要“疏导”,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买了车,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巨大。据车管部门统计,我市虽然是人口小市,但机动车(包括摩托车)保有量仍然以每月数千辆的速度在增长。城区停车设施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步伐,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必然会发生,仅靠公安交警部门在末端管理,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处罚是无济于事的,而且比较容易激发矛盾,必须从前端上就开始要进行疏导。
如何从前端上开始进行“疏导”治理呢?我提供一点个人的想法:一是开放各个小区的地下人防工程设施。很多小区的地下人防工程设施平时是作停车使用的,也建造了车库,施划了停车泊位。小区开发商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只卖不租,卖的价格又比较昂贵,导致大多数人不愿意买。小区里机动车停不下,就只有停到外面的马路上。要参照一些先进地方做法,允许小区居民每个月支付一定租金,租一个地下停车泊位,缓解小区内停车难问题。
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我观察到一种现象,每天早上7:30开始,城区各条主要道路迎来交通早高峰,路上挤满了机动车。特别是在仰天岗大道上,由西往东前往高新区上班的机动车川流不息,犹如过江之鲫,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高新区各类工厂多,在那里上班的人也多,上班的很多人都住在城区,买一辆车也不是什么难事,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交通潮汐现象”,也造成了道路早晚的交通拥堵,伴随着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发生。我个人建议,因为工作地比较集中,完全可以开通固定公交班线,集中接送上下班,减少小车使用频率,这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毕竟现在的油价也处在高位。
三是加大机动车使用成本。因为城区机动车停放泊位的数量有限,可以采用按时计费的方式来增加泊位停车的流转率。泊位内停放机动车一小时内不收费,一小时以后每增加一小时收费5元,超过三小时以后,每增加一小时收费10元。以此来提升提升泊位停车的流转率,倒逼市民短程外出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频率,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要保持公共交通的公益性质,可以对公共交通实行政府补贴,降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费用。
四是完善道路基础设施。目前这项工作好像逐步在做,包括对人行道路面进行硬化,科学规范施划停车泊位,增加停车泊位的供给;同时还要进一步补足城市道路短板,比如说对机非隔离不连贯、甚至机非不隔离的道路加以改造,完善道路机非隔离设施,保障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路权;要进一步打通各类断头路,畅通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对城市道路下穿通道坡度进行改造,优化两轮摩托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通行条件,提升广大市民使用两轮车出行的意愿;要进一步优化人行道的通行条件,规范机动车在人行道上停车泊位内的停放秩序,城管部门要对人行道上各类摆摊设点活动严加管理和约束,对城区内所有摆摊设点的行为,城管部门都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包括那些在非机动车道上卖菜的,摆摊的行为),让广大市民愿意通过步行来解决短途交通。
五是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强末端的管理。在“疏导”的措施做到位以后,“堵截”的力量要加强。对那些屡教不改、乱停乱放的机动车,公安交警部门在做好提醒告知的同时(除了严管道路之外,城区其他道路乱停乱放的车辆,通过发短信提醒等方式,给予一定的驶离时间),规定时间还不驶离,严格依法依规予以处罚。一条颠沛不破的真理是——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是靠严格管理管出来的。这一点在上饶市和萍乡市都得到了印证。公安交警部门要积极创新勤务的方式方法,结合运用信息化勤务工作机制,采用科技信息手段收集各类机动车违停线索。坚持“警力随着警情走”的工作原则,开展错时勤务、夜间勤务、铁骑勤务、网格勤务,组建整治乱停车执法小分队,全力开展攻坚。要坚持宣传教育引导先行,通过大规模的宣传舆论造势,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乱停车的危害性,自觉配合参与到规范停车管理的行动中来,为推进我市“三城同创”,树立新余良好城市形象贡献力量。
讯飞语音输入80分钟,全文20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