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成简谱,1=降D:

可以看出,其实讨论的就是 6636 1635 对应的汉字发音的调值。
我们都知道在普通话中,一般分为四个声调+轻声,四个声调的名称分别为: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是时候请出五度标调法了!大概长这样:

五度标调法,是赵元任为了记录各种语言/方言里音调而提出的一种方法。你可以简单粗暴的把这里的12345理解成do re mi fa so,不过注意,和音乐中记谱方式不同,这里汉字的音调基本只反映出其读音的调值相对变化,而非绝对音高。
理论上,五度标调法可以用来标明任何有固定音调的语言(事实上它也是全世界语言学家/人类学家们目前通用的标调法)。图片可见,普通话里的四声,分别对应的是55调、35调、214调和51调。
把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按照五度标调法的音高匹配到简谱中的话:
66 就意味着可以用“阴平-阴平”来代替
以此类推,36 =“上声-阴平”
16 =“去声-阴平”
35 调值变化和 36 类似,也是“上声-阴平”
因此,将《西游记序曲》前两小节“翻译”成声调,应该是:
一 一 三 一 四 一 三 一
答案显而易见,应该选:
D 登 登 等 登 凳 登 等 灯
你答对了没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