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爷爷要是现在还在世,也能获得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到电影院去看《金刚川》,是想通过荧幕直观地感受爷爷曾经参与过的那场战争。
《金刚川》的时间背景设置在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的大决战——金城战役。为了保障向金城前线输送战力,志愿军们誓死捍卫交通要塞——金刚川上的金刚桥。以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小的攻防战为点,折射出中美之间装备、意志力之间的对比和较量。当然,除了战争的残酷,还有兄弟家国爱情。
历史已经有力地证明,70年前的那场战争,技术在精神面前低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创造出的又一个奇迹。
和许多战友相比,爷爷是幸运的。
爷爷是四川人,出生于1932年,家在成都市蒲江县西来乡青山村,独子,新婚不久就响应号召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奶奶是党员,乡干部,在家侍奉爷爷的父母。
巴蜀儿郎过大江,
抗美援朝护国防。
爬冰卧雪战四方。
头枕钢枪思故乡。
家中爹娘倚门望,
更有少妻日夜想。
喜得一战定乾坤,
解下征衣换路装。
爷爷参军后当的是铁道兵通讯兵。在朝鲜战场的冰天雪地里,渴了,吃口雪;饿了,刨出地里的萝卜(高丽参)吃。他把酒当水喝,估计也是那时候养成的习惯。
听爷爷说起过的一次险情。他和一位战友在一次巡线后返回的路途中,被一架敌机发现追射,一发机枪子弹从他大腿根部穿过,把棉裤打了一个大洞。他的战友就没那么好运气,被一发机枪子弹从后背穿入,前胸穿出一个大洞。爷爷背着牺牲的战友,返回了驻地。
战争结束了,爷爷先参加修筑黎湛线,后又参加修建鹰厦线,边修路边剿匪。鹰厦线建成后,他也随着建线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脱下了军装换上了路服。结束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后,奶奶也辞去了老家的工作,追随爷爷到了福建,辗转在鹰厦线的吴家塘、邵武、上清等地,最后脚步停留在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站——富庶岭车站,我出生的地方。
爷爷当兵时,应该也是向《金刚川》里的信号兵一样,摇过红蓝两色信号旗的。当了铁路工人,继续摇信号旗。儿时的我,经常在他上班的扳道房里,看他接车摇信号旗,接听电话后去扳动人工道岔,那个时代的鹰厦线,还是半自动闭塞;看他爬到高高的进出站信号机上,取下信号灯保养后又挂挂上去。那时的铁路不像现在这么繁忙,一接班,先捅开炉子烧开水泡茶;工作闲暇时,爷爷就看看书,看累了,就站起来眺望下铁道线延伸的远处——火车站在那里。
爷爷奶奶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算上抱养战友的小儿子,我的小叔叔的话,应该是四个儿子。爷爷奶奶很善良,不管是曾经受到过什么委屈和不公正的对待,最后也不争什么。现在对比回想,当年能在战场上活着健康回来,就已经是赚到,那些身外之物和虚名,要来何用?
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朋友的义、对亲人的情、对他人的善。战友的妻子因病早逝,他们义无反顾地接过了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幼子——我的小叔叔,即便当时家里再困难也将其抚养长大;虽然收入有限,但他们也尽力接济老家的亲人,有亲戚来做客也热情招待;对待路过扳道房偶尔歇脚的附近农民,爷爷也会倒上热茶热水;家里开饭时来了讨饭的老头,奶奶会把他的碗洗干净盛上满满的新出锅的饭、刚炒好的菜,还会塞上几毛钱。
他们一生无积蓄,也没有为子女谋什么,子女都是顺其自然发展,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也平安健康。林则徐有一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爷爷奶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朴素而珍贵。
男儿立志出乡关,
功名不成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爷爷是2015年年初去世的,寿终正寝,长眠在他出生、生长的地方——青山村祖屋旁的果园里。他的很多战友,就像《金刚川》里的那些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老一辈用生命和鲜血为后辈赢来了和平和发展,当下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血与火的基础上的。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不怕。
重温历史,感悟爷爷们的付出。民族复兴,就在今朝。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