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 穑 中 国
一
时隔半年回到桂林,小区楼下的花圃被开垦成了菜地,新鲜嫩绿的生菜冉冉而生,抵挡了凛冽的寒意。说是“抵挡”,其实是心理作用,觉得它可爱有朝气,在寒流中不羁。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爱种菜,同意吗?
有一回,我在课堂上讲“审美”,说有一个中国老太去照顾远嫁海外的女儿,在洋女婿的别墅花园里翻土拱地,种上西红柿、辣椒、青菜、豆苗等等,把洋女婿给愁得呀,人家之前种的是花花草草,岳母娘一来便成了菜地,风景变成了菜,洋女婿用蹩脚的汉语重复说道:“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问学生:一个为欣赏,一个为吃喝,你们怎么看呢?
那时候,我仍习惯性地觉得那种“土”操作是中国式的实用,只图实在,缺少对美的追求,现在我不那么认为了。
对待中国自己本土的东西,切不可简单教条地采用西方的标准来看待衡量。
近代以来,我们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挤压和影响,小瞧了我们自己的农业文明,以至于在中西文明的对比与冲撞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国民觉得农业的文明是落后的,该被淘汰的;其实,农业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势,没有这个根本,我们的文明就无法不间断地延续至今。而这种优势,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的今天变得更加宝贵与重要,农业的文明,天然追求什么呢?农业的文明天然追求生态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自然的演变才有了现实基础,人类的文明也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现在的问题是人类持续不断地在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类造成的物种灭绝不可逆转,而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将在这颗蓝色星球上变得危险。
农业文明的发展,天然依赖土地,天然依赖生态环境,不同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农业形态,反之,不同的农业形态可以不同程度地塑造和发展生态环境,如果能够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发展模式,也就是在保护着生态环境系统的多样性,并且这种保护把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相结合,是既经济又绿色的,既和谐又可持续发展的。著名的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带领的团队探索着当下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振兴之路,重视本土、重视本地,发展本土、发展本地,中国幅员辽阔,具有多种地理形态,产生有不同的农业生态,因地制宜地良性发展不同的农业生态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地球的生物系统多样性。
当我想到这一层,我对中国人走到哪里,种子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中国人走到哪里,就把菜种到哪里的行为怀有敬意和美意,没有哪个法律规定了国人必须种菜,但不管在高档小区,高档别墅——天台,阳台,花盆,小饭碗,还是在农村乡下,凡有土地有人家的地方,就有菜地,就有人爱种菜,这是我们受农业文明滋养出来的自然行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深刻烙印。不事稼穑,何以家为?人间的烟火色从劳动开始,“种菜”这件小事,充满了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对乡土的记忆,对自然的追求。可以说,“种菜”这件事既是哲学的、诗意的,又是现实的、实在的。
二
我曾在大别墅的阳台上看到主人精心侍弄的瓜苗,他得意洋洋地告诉我下次再来,可以吃上新鲜爽口的黄瓜;我曾在深圳的小区里看到专门开垦出来的菜地,种着应季的蔬菜,退休的老大爷在菜地里躬身除草;我的父亲也会在窗台上种上几株辣椒和几颗葱,在朋友家里,我竟看到用小饭碗种着的大蒜和生姜;我认识一位语文老师,时常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拿出来拍照发朋友圈。——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虽然不再拥有块状的田地,竟也很有心地会在自家阳台上种上些小菜,既实惠又养精神添趣味,中国人以农为本,未必本本书里看得到,却浸透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当中去了,这是多么可贵的生活力量,长久以来,我们似乎都忽略掉了,中华民族文化里的勤劳与韧劲正是通过稼穑培养打磨出来的。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者何,土也,稼穑也。无土何以生五谷,无五谷何以利万民,无稼穑何以成中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不间断地发生着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当年游牧民族武力强势,踏马而来劫掠粮食财物,客观上是因为游牧之地,物产资源有限,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于汉民族,遇天灾则物产匮乏,最直接简单的方式便是入中原汉地抢夺。在元朝与清朝,当蒙古族、满族凭武力的强盛入主中原之后,为了统御汉民,他们必须向汉人学习,因汉族保有了地区之中的文化强势地位,武力之强可胜一时,文化之强可胜千秋。
何以中原之地、汉人文化居强势地位,其原因在于汉民族是农业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事组织能力高效,分工明确,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可以依靠土地从事生产生活,经济活动,并不断地繁衍生息下去,这便有利于文化文明的创造与传承,特别是传承上的稳定性,是中华民族以农业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显著特征。当我们说稼穑中国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中华文明之源,也是中国能够多民族不断融合发展的现实依靠。
三
大家一定不陌生——耕读传家,在封建社会,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士族乡绅,一边坚持读圣贤书来考取功名,改变出身,乃至兼济天下,一边种田种地,下地干活,把读书和耕种放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在一些地区,形成了耕读传家的家风、族风,著名学者冯友兰曾回忆道:(父亲)不希望子孙代代出翰林,只希望子孙代代有一个秀才。因为代代出翰林,这是不可能的事。至于子孙中代代有个秀才,则不但可能,而且必要。这表示你这一家的书香门第接下去了,可以称为“耕读传家”了。抛开封建阶级的立场不论,耕读传家的思想对我们民族中下层文化圈的影响广泛且深远,同构了中华文明,而其根本在于什么呢?——在于以农为本。耕读传家的核心是为安身立命,一代又一代的士族乡绅耕以安生,耕以谋生,读以修身,读以立命,实在是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优点,值得发扬。
中国文人的精神脸谱里,时常显露出来对乡土田园的热爱,乡土或者说田园的生活哺育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洁身自好、铮铮傲骨、追求自由、不媚世俗,抚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超迈、洒脱、适吾意、返璞归真……中国的诗歌里也专门有一类山水田园诗。你看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再看孟浩然的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再看范仲淹的胸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再看苏轼的诗,“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中国文人在仕途的进取与归隐之间总少不了关于山林田野的叙事,从伯夷、叔齐躲山间义不食周粟,到诸葛亮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再到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再到王安石罢相隐居江宁,宋以后的文人士大夫,中国文人在进退之间,进则欲兼济天下,退则欲独善其身,所退者在何处呢?——归隐田园。我们发现,文人把田园诗意化、浪漫化、理想化,成为了自己心中的美好图景,成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乃至精神避难所。
那么为什么会是田园,而不是城市呢?为什么是乡下,而不是集市呢?中国人为什么对田园、乡土情有独钟?我想不仅是因为田园有美丽风光,田园可解脱世俗的压力,田园能抚慰受伤的心灵,而且是因为中国文化里以农为本,稼穑是生命的出发点,乡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出生生活的地方,是我们文化的根,生命的源,记忆的承载,情感的寄托,自然成为了我们中国人心灵的归宿。
就我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乡愿、乡土情结。老一辈人,退休后总想着要回老家,要落叶归根。我认识一个老汉,他的田地都被征收了,虽然获得了不菲的补偿和更加明亮漂亮的房子,可他却告诉我:“生活是变好了,但地没有了,心里空落落的,以后死了都没有地方埋。”一些企业家从农村出来,在外面发家致富了,往往会回到家乡,想为父老乡亲做点公益,建学堂、修路修桥、修缮祠堂等等,所谓衣锦还乡,不止是表露自己有出息了,还能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现如今,很多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对象,大多是那些从家乡走出去企业家,因那份乡愁,还那份乡愿,而去助力家乡的经济腾飞。我自己家,父辈四兄弟皆已外出,时近退休,仍谋划着回邵阳的小山村里建房子,对我来说,其象征意义大于居住,保有了故乡的那一处宅基地,风风雨雨中,自有一个最后的归处,而子孙后代也可明了自己从何而来,这不仅是生命传承,也是文化传承。
九零后的年轻人大多身居城市,对乡村已较为陌生了,但我在与朋友聊天时,与他们一起回忆儿时的农村时光,个个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在农村乡下,有我们的美好童年,有我们的欢声笑语。与大多数的零零后相比,我们的记忆里多了一些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我因对乡土的热爱,而有一种大自然的情结,认为人只有到更广阔的自然中去,心灵才得以更加灵动、强健、智慧。真心希望现代人能多到大自然中去,敬畏自然又保护自然,不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一句虚话。
我们是龙的传人,也是农的传人,这是文化优势,也是生态优势,当我们能够循着闪光点回归农业文明传统之后新生再造我们的农业文化生态,相信中华文化的精神能传播得更远更响亮,更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老花魁/胡柳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