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子在饭桌上说:他的公司有家更大的公司作价60亿收购。他很犹豫,同意就意味着他能套现至少好几亿,但也意味他不再当老大。说儿媳不同意(她现在在英国,先陪女儿入学坎特布雷国王学院读高中,然后看看他们在伦敦买的二套公寓和一套老式住房),一是他们不缺钱,二是并购后小弟弟没有事情做,只陪着媳妇游历欧洲会成为怨夫。
大儿子在一旁很起劲。他的儿子非常优秀,北大物理系,大四与导师就在《自然》杂志上发了两篇论文了,后来又被美国一所前50名大学的研究院邀请做学术交流,并录取他去读博士。大儿子一门心思想儿子去搞金融赚大钱(就像小儿子一样),可是自己儿子志不在此。大儿子就鼓励孩子不要回国,毕业后最好去欧洲(小儿子儿媳非常喜欢英国、西欧,原来想移民奥地利的),然后他就可以父凭子贵,去欧洲养老了。
大儿子一家是典型的中产,夫妻俩都是外企的中层。他们急迫地想更上一层楼。一方面住着小儿子的房子,说原价买慢慢付钱;还买了小儿子公司的股票;一方面凭着父母的偏心得到父母全部的资产。他们的欲望是那么强烈真切。
大女儿在冷眼旁观。作为家人最穷最不受待见的人,当小弟弟说起种种资本运作,她也有过心动,稍后也冷静平静下来了。
这是别人的财富、也是别人的命运,不是她的。
社会在内卷,家庭成员之间也在内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