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华:
心中有梦吗?具体是什么?
蕾:有生之年开个毛线店。
宁: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受,因为我很久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了。初入职场的时候我想成为一个名师,后来兜兜转装不在爱学校、同事和学生,也曾经考虑过离职。直到今年,换了一个单位,我在想如果要想梦想这个话题的话,是不是可以重拾我以前的那个梦,我今年36岁,不知道是否来得及。
对于梦想的三个阶段:
1、在野外长大,生态元素很高。拼命为梦而执着。火箭班,第一名,高中开始养活自己,大学保研没有读。毅然来上外考研,考中。
2、很长一段时间时间没有找到工作。以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加入公司。能为助理,很久找不到方向。迷失了一段时间,决定重新开始认真工作,半年后被领导发现,成为主管。面临的问题是只会语言沟通,不懂专业,面临很多挑战。不断学习,赢得了尊重。
3、生了儿子后,整个世界对我都有需求了。多重身份下是重重压力,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需求。
4、重建生命。重读以前读过的书,开始健身,给自己洞穴空间。关注亲密关系,关注自我成长。我们生命中存在的这些人是来丰富我们的生命的,不是来剥夺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卓奕:
1、是鸡汤吗?
2、极具象征意义的故事,让人共鸣看到自己。举例:水仙少年,湖泊流泪,为什么流泪,因为我从它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序言》
3、镜相——我的三十年平庸之旅。你的天命是什么?
真的如书里所说,你的天命一去不复返了呢?
如何找到天命?生存自由,思想自由,不忘初心
如水晶店老板,真的放下拥有的一切,去寻找心目中的麦加吗?难道就忘了自己的梦想嘛?实际上结合现实还是可以以梦为马的。比如我从今年开始记自然笔记,在生活中发现“点金石”。同时,加入了自然教育的公益团队,给孩子们讲自然,自己亲近自然。
每个人都很重要,都能发挥作用,都能带来变化。
小丽:《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一、寻找天命
书中出现至少35次之多。
我的天命有吗?大学,爸妈让我读大学,摆脱农村生活。
研究生:爸爸建议读研究生,找个好工作。
结婚生子,周围的人怎么做自己就做什么,看电视剧,刷手机。
二、突破自己
圣地亚哥:行动、改变
水晶店老板:恐惧、维持现状
2017改变开始,每周写文章,学专栏,写读后感,开始更爱自己,看见别人,懂得老公。
三、生命就是一个过程
保持好奇心:发现预兆。
遇到困难:困难仅仅是实现过程中的一个事件而已。
享受生活:不再用世俗的成功来绑架自己。
结果蕴含在过程中:努力改善现在就是未来。
怎么办?(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提升底层认识: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看懂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
观点:
事情成不了,都是因为自己首先在心理上设限了,不是真的梦想。
小组讨论:
什么是天命?
现在的小孩很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名校很看重孩子是否知道自己的天命。中国的家长认为有一条正确的康庄大道,每个人都一样在这条路上,随着洪流向前。
孩子在低龄阶段,很多想法,近乎白日梦。越大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善解人意的孩子会说让大人高兴的话。
勤奋上进的富二代可敬又可怕。在一个月里,吃过两次饭,吃饭准备了很多问题来问,谈自己的理想投行,不是因为表面的风光,而是理想的驱使。
总结:人与人的区别越来越大,堪称人与神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怎么做,让他成为追风少年还是装疯少年?作为工薪阶层,在琐碎的工作和生活中,疲累难免是一种常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滋养一个眼神清亮,心胸开阔的孩子呢?
话题:你现在活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嘛?你想成为怎样的样子?
明:我在路上,生过一场病,想明白了很多事。很明确自己适合什么需要什么,准备49岁退休,在做财务准备。
琴:生活中太多的阻碍和无奈。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的处境,不难过的不是生活中这些,而是其他的。理想是作家,以为不在乎钱,但是不得不在意钱。想要出去工作,但是家里孩子又需要。
卓:五十而知天命,就是知道事情的规律,不在乎外在的评价,在乎内心的感受。做妈妈做60分妈妈,做让自己开心的事。开始做自然教育,心有所系,慢慢寻找和满足自己。
孔:孩子教育的成就高于自己工作的成就。大学时接触了一对美国夫妇对自己影响很大,喜欢上海,享受在这样的城市工作。
袁:害怕琐碎,陷于琐碎,成为怨妇。改变,要事优先,形成习惯,形成基因。不忘给自己洞穴空间,多学习多滋养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