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谁无死?谁又能在千百年后留存一节风骨——明十三陵小记

人谁无死?谁又能在千百年后留存一节风骨——明十三陵小记

作者: 吹雪云曦 | 来源:发表于2019-10-14 15:15 被阅读0次

    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不知上演过多少市井小民的悲欢离合与风扬马嘶的沙场战歌。可光阴荏苒,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铁血将帅,手握乾坤的千古帝王,终究还是敌不过时间的车轮,被消碾于天地之间。

    人谁无死?可贵的是有些人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一朵绚丽的浪涛,在千百年之后,世间仍存留着他们的风骨,供世人评谈、景仰。

    人谁无死?谁又能在千百年后留存一节风骨——明十三陵小记

    我是个历史迷,神往先辈们的风采,可时代不同,缘悭一面。幸好,还有一些古迹供后人瞻仰。

    冬季的一个周末,我坐车去了京郊的明十三陵景区游览。从德胜门坐872路公交车至南新村站(大红门可看可不看),往回走几百米就是售票处,淡季人少,花80元买联票入内。

    名曰十三陵,但对外开放的只有神道,长陵,定陵和昭陵。

    明朝自1368年明太祖建立,到1644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历经276年,共16个皇帝。

    其中,太祖朱元璋死后葬于金陵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建文帝朱允炆因“靖难”一事,不知所踪,成为千古谜团。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历任14帝,除了因“夺门之变”被废为郕王的明代宗朱祁钰外,其余13位皇帝(包括崇祯),全部葬于今北京昌平区的天寿山麓,即现在的明十三陵。

    景区门口有十三陵的分布图:

    十三陵分布图

    十三陵的风水俨然是一幅星宿图:山如万马奔趋,水似黄龙踊跃;太微天马尊于银潢之南,少府紫微起于天河之北。

    又有名士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描述:“皇陵形胜,自其近而观之,前有凤凰山如朱雀,后有黄花镇如玄武,左莽山即青龙,右虎峪即白虎,且东西山口两大水会流于朝宁河,环保如玉带三十余里,实为天造地设之区。”

    一句话,这里是风水宝地中的风水宝地。

    碑楼

    碑楼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

    碑楼

    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

    神功圣德碑

    石像生

    到这里正好是正午,虽不像春夏那样绿意盎然,但冬阳温煦,游人三两,倒也悠闲自在。

    石像生

    石雕动物共有十二组,两组相对,各有寓意,动物之后是文臣武将的石雕。这些雕像不能算栩栩如生,但配上两边的森森柏林,却也十分肃穆庄严。

    神道导览图

    神道通向长陵,十三陵其他陵墓也是从这条神道分出,因此也被称作“总神道”,全长7.3公里。出了龙凤门,属于神道的景点就算结束了。

    龙凤门

    龙凤门外几十米的路边就是公交站,继续乘坐872,直达定陵。

    定陵

    定陵博物馆

    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

    石五供

    方城前的石五供,中间为香炉,旁边是两烛台,最外侧是花瓶,以示对墓主人的敬意,也用来烘托院内气氛。

    金刚墙

    定陵的地宫的金刚墙,死者为大,主墓室没有拍照。

    金丝翼善冠

    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技艺巧夺天工。

    万历石碑

    明楼上的石碑,上面刻着“神宗显皇帝之陵”

    俗话说,堤溃蚁孔。一个朝代其实也跟人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明朝亡于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后来中国又被入关的清兵所占,不过深究起来,明朝亡国之兆,还要追溯到万历朝。

    万历皇帝是明朝享国最久的帝王,也是典型的荒淫怠惰的君主。

    他幼年时,朝廷把持在太后和张居正的手中,小孩子万历的成长受张居正的影响颇大。少年的他,想来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这从他继位前期励精图治可以看出来。

    不过,明朝的皇帝受大臣的掣肘挺大,万历一个人,根本拧不过一群大臣。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在那时就像法律一样,铁律无情。

    万历贵为天子,却并不能随心所欲。“立储”的事情,深深地挫败了他,于是,万历同志撂挑子不干了,渐渐疏于朝政。

    万历皇帝像

    话说回来,万历倒也算是个性情中人。只不过,在其位应谋其政,作为一国之君如此孩子气,数十年懈怠朝政,致使国式渐微,也该当他在历史上背负着如此评价。

    长陵

    游览完定陵,继续坐公交,抵达终点站长陵。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成祖朱棣与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长陵博物馆

    门口同样有导览图。三进院落,后面是方城和宝城,墓室就在宝城中间宝顶以下数十米的位置。

    长陵导览图

    作为十三陵的祖陵,长陵的规模是整个陵区最大的,三进院落,十分气派。

    祾恩殿

    祾恩殿全是用金丝楠木筑成,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着“九五”之位。祾恩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大殿。

    成祖朱棣像

    殿内金砖铺地,殿中端坐于九龙宝座上的明成祖朱棣铜像,身形伟岸,英武逼真。

    石五供

    方城前同样是石五供。石五供是长陵的首创,明朝后期皇陵与清朝帝陵沿用。

    成祖石碑

    明楼上的石碑,上面刻着“成祖文皇帝之陵”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君王。

    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篡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是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

    不过,瑕不掩瑜。朱棣雄才伟略,有乃父之风,是一位文武全才。在他治下的大明盛极一时,万国来朝。最难得的是,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自夏商周伊始,至明清民国,就像万里长江曲折蜿蜒,终入东海一般,我们也迎来了共产主义的新国家。

    而朱元璋所创立的大明王朝,无疑是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的云帆。

    这个朝代文臣武将辈出:有家喻户晓的刘伯温、张居正、郑和与戚继光,也有为史学家们所熟知的王阳明、徐阶、孙承宗和袁承焕。

    明朝更发生过许多辉耀史册的重大事件:燕王靖难、土木堡之变、京师保卫战、张居正改革、魏阉之乱……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作为封建时期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清圣祖康熙曾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明史》上则评价明成祖为“远迈汉唐”。

    明十三陵作为帝王陵,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时代的傲骨风姿。

    人谁无死?谁又能在千百年后留存一节风骨——明十三陵小记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其实,又何止是兴替,人类文明发展至今,除了科技在飞速发展外,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却是一脉相承的。

    史书与史迹中,仍有一些风骨,至今煜煜生辉。

    欢迎关注公众号 吹雪云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谁无死?谁又能在千百年后留存一节风骨——明十三陵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es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