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甘娥

作者: 小茉莉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6-05 23:4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唐开元年间,楚州地方,有个官人姓陈名开智,曾为汴州长史。夫人王氏,无子,只生一女,小字芹娘,丰姿秀丽,性格温和,精善女红,更通诗赋。父母钟爱,替她择一快婿名叫刘唐之,家世显赫是同乡人。唐之风流倜傥,博学多才。早岁求学,至十七岁,陈公便把女儿嫁去,小夫妻二人琴瑟和谐,说不尽百般恩爱。

婚后两年,芹娘生了个儿子,乳名瑞儿,相貌清奇,聪慧异常。合家上下不胜欢喜。

只是刘唐之才高命蹇,连连应试不第。到二十七岁,方才中榜除授兴元郡武安县令,于是带了妻儿同赴任所。

在任数年,一家老小过得但也自在。今春又得上司推荐,正准备升迁,不料恰逢反贼作乱,兵犯晋阳。其时贼兵势大,官军难敌,且战且走。贼首见进军容易,开始不断分兵,其中一路乱兵四处劫掠随路焚劫,眼看逼近武安县。军情紧急一日几次飞马报到,刘唐之心急火燎正准备召集众人商议守城,争奈县小兵弱守众十分怯懦,一闻寇警,早弃城逃去,标下兵丁俱各自奔散。

刘唐之无奈打算亲自清点民夫守城,那些百姓早都惊慌,哪个还肯上城守御。人人争先出城夺门而逃,连衙役也都跑光了。唐之禁约不住,眼见空城难守,回衙对芹娘说:“天不怜人,好不容易登科放官,才过了几年好日子不意今天已大祸临头。我好歹做了几年县令,身为守城之官,又署县印,便有地方干系,若失了城,难免罪责。”芹娘回:“你若决意以身殉城,妾当追随,只是瑞儿尚小不忍陪殉。”唐之悲道:“不如叫家仆带他逃命去罢。”可眼下兵荒马乱的又无处可去,夫妻无计可施只有抱头痛哭。

衙内里住的家僮婢仆都是旧人只有一位看门的老苍头是本地人氏,他上前劝道:“大人,如今人去城空,你二人殉一个空城又有何用?不如出城权做躲避,等贼兵退去再回来不迟。”

唐之止住眼泪细想:“贼兵乱寇,目无法纪,所过州县,意在掳掠必不会久住。我且同家眷,暂向城外山僻处避上些时日,等贼兵去了,再回来料理未迟!”

夫妻二人听从老苍头的建议,又给了他许多财物让他先行打点。唐之赶紧改换衣妆,将县印系于臂上,备下快马一匹,轻车一辆,自己乘马,叫芹娘与瑞儿坐了车子,把行李及随身干粮都放车子上,让两个家僮推车。其余婢仆,随车步行。出来城门,看那些逃难百姓扶老携幼地奔窜,哭哭啼啼连摔带跌哭爹喊妈随路号呼,好不可怜。真是“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行不过数里,忽听背后金鼓乱鸣,回望城中,火光烛天。一起逃难的人凄厉地发喊:“贼来了!”霎时间,大众狂奔乱走。一阵拥挤,把刘唐之的家人们全部冲散,连人带车不知去向,只剩下唐之与芹娘、瑞儿三人。唐之忙下马,将自带的随身行李及干粮移放马上,要芹娘抱着瑞儿骑马,自己步行相随。芹娘道:“我一妇人家怎能骑马?还是你抱了孩儿骑马,我自己步行罢!”

唐之说:“这怎么行!”他三番五次催芹娘上马,芹娘终是不肯。

最后唐之只得一手挽着妻子,一手牵马而行。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今番贼乱百姓各自逃生,人们本已风声鹤唳,乱慌慌闹攘攘鼠窜狼奔,夫妻难顾,母子弃离。偏偏有恶棍强豪拿了锣鼓吓唬百姓打劫财物,又有刁民无赖四处造谣也跟着分一杯羹。

唐之一家如热锅上的蚂蚁,东奔西窜半天最后才发现不过是在原地打转转。此时贼兵听到锣鼓真的赶来,芹娘早走不动了。唐之着急地对芹娘说:“你要不上马赶快走,一定会被贼兵迫害!”芹娘哭道:“事势至此,就不要顾我罢!你只抱了瑞儿,赶紧上马逃走,不要被我一人连累!”瑞儿大哭,说:“母亲怎说这话,我死也不离开你!”唐之也哭着说:“我怎么舍得与你分开,要死一块儿死!”一面说,一面又走了几步。他们走到一个井亭下休息,芹娘站在井边哭着对丈夫说:“你不肯上马只是放不下我,我现在死在你面前,以绝你挂念。你赶紧带着孩子逃命,你们俩能活下去我死也瞑目了 !”说完,就扑通一声跳到井里,唐之拉扯不及,正急着想办法救人,不想瑞儿乱哭乱叫,也要随母亲跳下井去。唐之赶紧用双手抱住了瑞儿,去望那井中,早已不见芹娘踪影,眼见不能活了,于是搂着瑞儿放声大哭。

正哭时,后面喊杀之声渐近。唐之只好一边哭,一边先抱瑞儿坐在马上。自己接着也上了马,又将腰带系住瑞儿,拴在自己腰里扎缚牢固,向马连加数鞭,望着山僻小路跑去。听后面喊声已渐远,惊魂稍定。走至红日沉西,父子二人落荒乱野不能辨路只好在一条小溪旁露宿。

两人在荒僻的野外躲了几天,唐之见干粮所剩无多不得已寻路出去打探。万幸,贼兵已退有些大胆的百姓已经回来,唐之见状便拿出钱财来央求当地的百姓帮他寻找芹娘的尸首。

众人来到井边寻尸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井不甚深才没及膝盖,乡民以为唐之认错了地方可周围又没有别的井。大家商量一下决定用戽斗把井水汲出来,结果费了几天周折一无所获。

当最后一个乡人从井底爬出来的时候,唐之万念俱焚放声大哭。那乡人来劝,唐之见他一身泥水十分尽力动了恻隐之心,给了他一些赏钱。乡人脱掉鞋子将泥巴磕掉用衣服包了赏钱,千恩万谢地去了。

唐之父子无奈,在井亭徘徊良久恋恋不舍地离开。大路上没什么人,马跑起来很快,唐之贪路一直带着瑞儿跑到天黑。恍见离路不过数里之外的山脚下有一处人家,于是离开大路操小路过去,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见庙里有火光,听口音是当地人,唐之松了口气,解开腰带抱瑞儿下马,走入看时,见有几个人在里面,他们见唐之牵马过来,显得非常吃惊。

唐之不敢说出身份只说是外地客商前来避难的,他见众人都是和善之辈,于是解下马上行李,正要叫瑞儿看守着,自己好去牵马吃草,不料却被众人叫住。

原来这些本地人来此是为了给山神烧纸上贡并不敢在此久留。唐之回众人说:“眼下人乏马饥,暂且休息一下,待会儿和你们一起走就是。”

“这里的山神甚是灵验,千万不可在此过夜,子时之前必须离开!”

唐之答应,出去喂过马,回来系住,到神座傍与瑞儿靠在一起休息。过了个把时辰,众人开始催他们离开,唐之感觉浑身无力,一问瑞儿也是如此,他请求众人等等再走。众人等他们一阵,再催时见父子二人已然熟睡怎么也叫不醒,一众无奈,给他们留了些吃的竟自回去。

午夜月朗星稀,唐之一觉醒来,看到众人早已不在,只有瑞儿在睡梦中呼喊母亲。唐之心痛,将衣服披在瑞儿身上,自己拿了一个瓷碗去外面取水。

说来也怪,每每当他取水时总是听到路上隐隐有声,等赶到庙门外看时却什么也没有,只见长满杂草的野径黑魆魆的连鸣虫也不发一声。唐之害怕,也顾不得打水吃饭,回庙叫醒瑞儿匆匆收拾一下急忙打马离开。

走不过一箭多地,突见前面出现一条灯火通明的大路,黄土铺平泼水洒地,一群衣着威仪的官差模样的人护卫着一辆精美的华车缓缓而行。唐之正要打马回避,不料马突然受惊径直冲向华车。

“大胆,什么人!”

一群护卫将唐之连人带马拦住正要将其拿下问罪,华车的锦帘被一层层打开,一位衣饰华丽的中年妇女坐在车里探身向外观看。

“母亲!”瑞儿眼尖,一下认出了坐在贵.妇身边的芹娘!

“原来是干女婿父子,”贵.妇轻轻一笑说不出的美艳,她吩咐芹娘:“你且去后面的车子坐,也好和家人团聚。”

芹娘应了,拜过贵.妇款款起身下车。瑞儿被抱到后面的车上与母亲同坐一车,唐之则牵着马随车而行。

他们来到一处豪门巨府,贵.妇设宴为唐之父子压惊。唐之知道芹娘已认贵.妇做了干娘,自然也以礼相待,一席甚欢。

宴毕,唐之一家三口拜谢过贵.妇之后,被众仆人带到一处豪宅那是芹娘住的地方。唐之在院中看到天色未亮明月西垂不胜感慨,再看家人无恙恍如隔世。

瑞儿被仆妇们抱去别间歇息,唐之与芹娘共榻,见芹娘此以前更加秀美。二人简单的说了会儿话,芹娘开始急切地求欢。唐之有些错愕,这些天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身体疲惫,芹娘是个性情温顺的人平时从不这样。想到芹娘死而复生着实不易,唐之也没觉出什么异常于是拼着气力准备和芹娘温存一番。可他一碰芹娘顿感妻子体肤太凉,禁不住激灵灵地打了个冷颤。

唐之吃惊,断了与芹娘温存的念头,只推不胜酒力佯装睡去。

第二天醒来,唐之偷偷观察芹娘未发现异常,瑞儿也好好的。他多次试探发现芹娘还是体冷身凉,感到很是苦闷。一到晚上,芹娘又容光焕发催他上床亲热,唐之心疑只好想办法一次次推脱。

一日,唐之教瑞儿咏文,背到得意处他偷看芹娘见她毫无反应。他觉得十分奇怪,心想:往日瑞儿学习长进时她何曾这般冷漠?妻子颇通诗赋不如试她一试。唐之伙同瑞儿变着法与芹娘谈论诗赋,芹娘避而不答,唐之又试,还是不成,他不敢强求,只能作罢。

后来芹娘以媚术求欢被唐之发觉,唐之心道:“妻子与自己相处多年一直恪守妇道从未与外人接触,她从哪里学来的媚术?”唐之开始害怕起来,谎称要监督瑞儿读书写字天天与儿子睡在一起。

瑞儿喜欢在午饭后跑到院子里玩一会儿,唐之陪瑞儿在院里游玩时见仆人经常将马拴在院门口的一棵大树下。他决定逃跑,开始着手准备。

他感觉芹娘的体貌等与以前的妻子无异性情却像是换了个人,至于芹娘贪欢更是匪夷所思。如果与她同房或许能分辨出来,不过要是认错了人,福祸未卜可怎么是好?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想到瑞儿无恙,马匹如常,唐之恨不得马上带着儿子跑路。

一日中午,唐之如往常一样带着瑞儿在院里玩,回来的时候他偷偷叮嘱儿子,要他回去假睡稍后带他偷着出去骑马玩。他回到自己的房中收拾好包裹空手来到床前。芹娘正在午睡,模样动人。唐之试探一下见芹娘确已睡着,站在她身边心中悲苦,心道:老天弄人,好容易夫妻团聚,却不知妻子是真是假,贸然留下又不知是福是祸,罢罢罢,为了瑞儿还是先走吧!

他见桌上放着芹娘的金簪,心想:这金簪看似旧物不像假的,不如拿去做个信物待日后也好相认。唐之将金簪放在身上收好不敢怠慢,赶紧叫醒瑞儿跑出远门带他骑马疾行。

外面的天十分奇怪,大白天的竟然起了浓雾,唐之更加害怕,挥鞭打马直到彻底看不见路才停。他用腰带一头系在身上一头系住瑞儿,自己下马扶着儿子沿路狂跑。

不知走了多远,浓雾渐淡,唐之重骑了马,让马儿自行。又走了数十里,浓雾彻底不见,但看红阳夕下天边一抹血红的云彩一动不动。唐之暗想:像这般走法天应该到黑夜才是,怎么还亮着。当下不急细想,连忙纵马狂奔,走不数里遥见一处建筑,唐之不顾劳累终于驱马来到建筑跟前却发现这地方还是原来的歇息过的那个破山神庙。

他心中稍宽,赶紧下马一边喂马一边拿出干粮分与瑞儿吃。人马歇过之后,唐之想起庙中众乡人所说,不敢久留沿着原来的小径重返大路。他辨好方向催马疾行,半夜十分来到一处,见路已被巨木土石挡住,此时人马已乏,唐之只好下马在附近寻一处安生地方捱了一夜。

次日一早,唐之只身取水发现路障处有人走动过去细看是一伙乡人和几个兵丁。唐之难辨真假,不敢贸然前去返身悄回原处。等到快中午时路上来人渐多被路障阻住在那里议论纷纷,唐之见状藏好马匹带着瑞儿混到人群中打探。

他听着像是官兵来过正要问上几句一扭头看见路旁有榜文张挂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唐之过去看了榜文暗暗叫苦:原来退却的官兵喜得援军相助开始反攻,设路障是为日后设卡盘查细作。带兵的李节度使又发令,地方官吏应尽心守御不得脱逃,违者严惩不贷!

唐之想绕过路障过去看看却被乡人叫住,问他可有路引。唐之哪里有路引,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赶紧带着瑞儿回去。

父子骑着马灰心丧气地原路返回,唐之苦闷却也不得不细思对策黄昏时分一不留神马带着他们偏离了大路来到一片树林里面。

待唐之清醒过来赶紧勒马慢慢寻路遥见林子里有灯光射出,他正苦没宿处,于是策马上前探看。那是一所村院,院门已关。唐之与瑞儿下马,轻轻叩门。见一老妪,提灯开门,问是谁?唐之说明来意,老妪说:“我这里房陋院小恐怕安顿不下客人,你可先把马拴在外面等我丈夫回来再做商议。”

唐之带着瑞儿同老妪进屋,老妪殷勤烧水做饭。父子二人吃饱正要与老妪闲聊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叩门还有狗叫。唐之心慌,老妪见状说:“客人莫慌,是我家老头回来了。”等那老妪丈夫入门,二人见面十分吃惊,老妪丈夫原来是看门的老苍头!

老苍头连称得罪,叫老妪和他一起叩拜唐之,唐之连忙扶起。二人各叙分手之后的事,不尽感慨连连。唐之隐了芹娘一事只说当前,十分苦恼。老苍头劝道:“听说官军正与贼兵作战,别地多胜,此地却犬牙交错,设卡盘查也在情理之中。”

唐之哀叹:“只是当时弃城恐怕被官兵捉住不分好歹拿去问罪,这该如何是好?”

老苍头说:“县爷莫怕,兵无常势李节度使发令不过是权宜之事并非与专拿你是问。我那侄儿甘常也带了一群猎户组织百十乡勇帮官军作战,你只要写个告示申明便是。”

唐之听了不觉大喜,急着写告示却苦无纸笔。老苍头进屋拿了一块素帛又出去找了些木炭一并放在案上。唐之会意急忙用木炭写好告示,然后以目向老苍头求教。

相关文章

  • 老曼娥的味道

    老曼娥之苦味 苦是茶之本,茶之魂, 苦是甘的本源,是甘之父, 无苦何来甘,人生也不过如此。 从这种意义上,苦味是滋...

  • 【浪淘沙】山月情

    涟涟阴雨月难行,数夜深山未出迎。娥妹何甘离别苦,一朝开霁向天横。

  • 守望失败

    人人都希望拥有成功,又有谁喜欢守望失败?人人都渴望拥有财富,又有多少能甘守清贫?人人都企盼高官显贵,又有谁...

  • #每日一花语#满天星

    #每日一花语#满天星,原名为重瓣丝石竹,又名六月雪。 花语是守望爱情、思念、关怀、带来好运、真心喜欢,不可或缺,甘...

  • 诗‖ 五律·咏樱桃

    倩影暖风扶,纤枝挂绛珠。 甘香萦月入,朱色染唇涂。 韵自娇娥撷,光随玛瑙摹。 花飞韶岁逝,颗颗不言辜。

  • 【诗】春·梦未央

    文/余热焰原创 一边守望着家园 素心、素笔,抒怀 生命的馨甘与苦难 诗意,陷入一朵粉桃,悄然上演 飞舞的春光,敷衍...

  • 五律•感吟

    五律•感吟 文/刘祥成 雅韵多奢望,浮财少欲求。 读书甘寂寞,听雨任横流。 月冷怜娥影,梅香醉眼眸。 有缘茶胜酒,...

  • 守望

    守望麦田 黄了。 守望远山 青了。 守望蓝天 空了。 守望大地 远了。 守望父母 老了。 守望孩子 大了。 守望时...

  • 娥姁娥姁

    突然想起历史上一个相当有名的女人——吕雉。看客对吕雉的评论总是褒贬参半,她的前半生,是天下贤妻典范,后半生,又是史...

  • 守望

    我愿 作为一个守望者 守望着 这属于你我的世界 守望着 守望彼此 守望着过去 守望着今天与明天 也 守望每个值得守望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守望|甘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gw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