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发了篇《如何挣脱道德甚至法律的枷锁》,是开智百本第19本书《基地》的读书感想。 这是篇讲实话不讨好的文章,最容易掉粉,阅读量也不会多,但却收获最多非客气式的好评。
关于写作,是讨好读者,还是讨好自己,是个问题,但只是个小问题。这取决于你给写作的定位。
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份工作,就可以像咪蒙一样,降低姿态,适当收敛自己的真实想法,迎合大部分读者,照顾他们的情绪。
如果你不靠它挣钱,或暂时不急着靠它挣钱,把它当做写作本身,就可以像和菜头,我日(科学家种太阳)之流,不惜敲碎读者的玻璃心,甚至和粉丝大骂掐架,进行洗粉。然后为那些认同自己的人做个大暖男,照亮彼此的人生。
这两种选择没有对错,甚至彼此界限也没那么清晰,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可以混搭使用。关键在于你的人生天平上,更向哪侧倾斜,是打物质基础,还是寻找自我。
我选择了更多地寻找自我,至于原因,可以参考和菜头对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的观后感:
很多年前,有一群年轻人。有才华,有闯劲,也有理想。他们每在痛饮过后就相约说:“钱他妈就是个王八蛋,但没有这个王八蛋什么也做不了,我们现在去努力赚钱吧,等我们赚够了钱就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很多年之后,等他们真的有了很多钱,却发现那些早年间想做的事情,他们已经做不好了---在命运发给他们的那张门票上,他们忽略了兑现的有效期。
时间和精力是公平的,你把它花在了外面,你留给自己的就少了点;你为外界变得圆滑一点,你就离自己远一点。
昨晚我发完文章,今早邹天华老大提醒我,剽悍一只猫在招人。
我看了下,确实在招读书人,月薪15k。于是打算投简历,这是份注定不会被接受的简历,但我仍然要写。
为什么?我在制造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将来给我亲爱的读者们讲故事时,要提到它。而且这又给了我很大鼓舞,仅凭爱好和做自己也能够活下去嘛~
你看,讨好读者和讨好自己可以适当混搭,这篇文章的标题我在讨好读者,内容我在寻找自己。
其实我的简历还没投,写完这篇文章,我就把它投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