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又一个下雨天,又一家相同的电影院,又是隔了好久之后,我看了一部关于哪吒的电影。在没有提前了解背景,没有时候补电影知识和各种神话知识情况下,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给我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值得一看,以下说说我的感受和想法。
首先说一下最直观的感受,哪吒的人物形象是有史以来所有哪吒形象中的奇葩,少年哪吒插兜还是蛮可爱的,只是有点架不住这样魔幻的眼睛和牙齿,黑化后的更好看一些。在观影结束后,有个小孩子问他妈妈,哪吒就是长这么样子吗,我偷偷说了一句不是,可能在我观看那么多关于哪吒的片子里,这个确实有点丑萌。不过我觉得如果认真看到最后,这个结果我是可以接受的,电影还是很好玩的,各个人物鲜明又可爱。
主要人物是成对出现的,有点像是DNA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觉得这是理科生设计的故事,文中主要人物对比就是灵珠和魔珠转世后的敖丙和哪吒,太乙真人和申公豹,还有哪吒的爹和娘。看完之后觉得人物的对比出现很有意思,哪吒是魔丸结果解救陈塘关的民众,敖丙是灵珠转世结果却要背负妖族使命作恶,太乙真人没有申公豹勤奋却没有他的好运,哪吒爹娘一柔一刚一严一慈。其实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却又要分出对错,没有严格的好坏,却一定要根据一定条件分出好坏,这是人的本性。
电影里人物的设计符合道家思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八卦,阴阳两界的世界里,人物性格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人大多数情况我觉得更像道家,善恶是非对错总是一念之间,一定程度也是转化的。中国人的文化思想中,其实佛道儒是统一的,中华文化发展至今,融合的比较明显的就是李白,他的人生就是学了很多,潇洒自由浑然天成又有一定意义。佛看众生时并不有好恶,众生平等,善恶有报,道家亦有因果。这部影片很好的一个点就在把中华文化价值观展现出来,人物各有其立场,并非负面人物就不应同情,只是需要一定的引导,性恶论或者是性善论的争辩到今天我觉得我更倾向于性恶论,人生下来其实都是“魔丸”,需要引导和爱,如果没有是非观,没有爱,没有正确引导,即使“灵珠”转世,也无益于社会。所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会让人热血沸腾,我就是我,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就可以成为最好的我。
我看的时候有3D效果的屏幕,附带神奇的“酒味”挂脖,太乙真人喝醉酒的时候,我们能闻见酒味,我觉得还挺有意思,让人沉浸于情节之中,会心一笑。很多人会评价哪吒和白蛇传两部国产动漫,说实话我没有看白蛇传,但是光是看到很多评价我就望而却步,因为很多人说看到困然后刷手机,这是什么操作?我最喜欢看的是电影,因为情节精彩,非常紧凑,叙事有重点,画面美好,特效等等,总之浓缩就是精华,在有限的时间展现出非常多的信息是我很喜欢的。这部影片我中途没有任何想要睡觉的感觉,一个高潮连着一个,叙事张弛有度,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不会一直绷着,也不会一直平着,山河设计图的穿插也很有意思。然后想到众多评论《白蛇传》的内容,我觉得如果一个电影都要看睡着了,那就算了,当然电视剧我觉得睡着是很正常的。
情节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吒知道父亲为他做的一切的时候,那段是我的一个泪点,让我突然想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父母为自己做的很多,而自己真正能为父母做什么?当自己长大了,却远离父母,人生哪有那么多重来,童年的缺失和怨恨在了解到真相的那一刻,全都会像哪吒一样吧,突然就会绷不住。成长的代价就像龙应台的《目送》那本书写的会有很多的伤感吧,一棵树只有经过修剪才能长得更高更壮,可是那一刀刀疼痛会永远留在身体上,留在心里面。
另外,在这个时代,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再创作。就像当初戏剧发展,《西厢记》到《牡丹亭》人物的变化和发展,群众是最好的艺术家,每个时代,关注的点不同,所以主要矛盾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从“以情抗理”到“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到情和礼的矛盾对抗到肯定人的私欲,人物走出来单一反抗模式,而到了一种多元反抗,自发到自觉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近几年最好的就是能根据部分经典演绎这个时代的经典。比较典型的就是西游主题,孙悟空的形象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可喜可贺的,记得小的时候对《封神演义》十分喜爱,喜欢这种关于仙魔人的题材,对中国神话有很多美好的想象。如今能看到一种全新的二元对立模式的哪吒,个人觉得还挺好,忍不住感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再创作是自古以来的一种潮流,并非是炒冷饭,这是一种态度,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错,偏向于理性或者是偏向的感性是每个时代都有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全民创作的时代,就像现代主义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光辉下,通过对已有文化的吸取和创新,也是可以焕发出活力的。无论小说、戏剧、诗歌、散文还是其他什么,艺术的魅力让我们的精神更加丰富,总之,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希望好的作品能越来越多吧。
如果此文对你有些许帮助或者引起你的思考,欢迎关注和留言,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