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一位教授说的话。
“读书不只是为了构建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心智训练,很多年轻人缺这样的修炼。在系统阅读的过程里,你其实是在构造自己的一个精神空间,同时也在了解自己在历史中的方位。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身处一个什么类型的社会里面,知道这个社会在当下的阶段和状态下,在文化上有什么矛盾;在经济生活层面,它处于什么状态。
“其次,年轻人要跟世界形成一种建设性的关系。我特别喜欢劳动中的人,劳动跟我们说的打工含义还不太一样。一开始也许是简单劳动,通过自己的学习,变成高级劳动,从一个非专业人,变成一个专业劳动者,我觉得这是一种有建设性的生活。”
我很赞同这两个观点。现在的时代,对年轻人来说是巨大的考验。貌似有太多一夜暴富的机会,不过都是各种谎言遮蔽的泡沫。大部分人从事的是趁火打劫的冒险与游戏,但社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建设性的行动。对一个社会来说,需要的是认认真真创作、创造、实践、造福他人的愿望与实践,而不是在互联网上表演、兜售、投机取巧、取悦他人。

如果没有人来认真地做好的东西,那么,能够被卖出的又会是一些什么样的产品。当我们以为廉价而泛滥的物质产品能够让自己逃避现实或者暂时得到欢愉的时候,那么自己的精神成长与独立又能如何完成?
没有人可以通过刷手机、看视频直播、买东西而获得满足。不但不会满足,还会被刺激产生更多欲求与匮乏的自我不停交战的情绪。如果人不读书,不去从事建设性的行为,生命是被虚度的。而严峻或者残酷的真相,最后都会一一呈现。
“你在哪里学习?学什么?跟谁学?我不感兴趣。我想要知道,当所有的一切消逝,是什么在你的内心支撑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