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是一座寺庙,京西古刹,千年历史。如今成了一处景点。我知道也就几十天。论坛里有摄影爱好者以百年前老照片的拍摄角度,重拍了一组大觉寺的静物照片。将老照片与新照片摆在一起做对比。看着一组组的照片。我心底升腾起一种奇妙的感觉。柏树还是那颗柏树,似乎变粗了一点。庙前的那口破缸不见了,砖缝中生出来的繁芜的杂草也不见了,铺得严丝合缝的地面让杂草没了空间,还有剥落的红墙,青瓦......拍摄者的构思吸引了我,我也想去看看大觉寺。
步入大觉寺,发现有一个展馆是讲得就是这座京西名刹的历史变迁。这里有不少历史照片。大部分是一个叫莫理循的澳大利亚人拍摄的。拍摄时间从光绪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有不少解放后一二十年的照片。一个个珍贵的镜头折射了大觉寺的百年变迁。
照片只反映百年,大觉寺的却已千年沧桑。大觉寺始建于辽代,那时叫清水院。以寺内两侧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流过而得名。寺内清水流过几十载,契丹铁骑威风不再,女真人取而代之。金章宗时期,清水院成了皇家八大水院,作为皇家行宫恩宠一时。好景不长,蒙古入主中原后,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曾经沐浴皇恩的清水苑没落。在这个寂静的山坳里一躺就是百年。
元末明初,四处兴起的农民军与蒙古人角力。清水院遭到破坏,近乎遗弃。明代宣德皇帝,又将此院捡了起来,大修后改名大觉寺。后又经过几次大修,香火渐旺。李自成农民军进北京,大觉寺又遭破坏。有清一代,大觉寺,香火很盛。雍正帝师亲赴大觉寺任住持,乾隆仰慕汉家文化,沐浴佛家恩典,亲赴大觉寺祭祀。写诗题字兴尽而归。有一幅古画反映了大觉寺香火之盛。络绎不绝的人,熙熙攘攘,神态各异。鱼贯入寺。上香请愿。可以说热闹非凡。
十九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在光绪朝,大觉寺渐渐衰败,洋人入侵,国难当头。大觉寺已是摇摇欲坠,僧人为了生计弃寺出走。已是少人问津,寺内杂草丛生,红墙剥落,于是也就有了莫理循镜头下的照片。在八国联军入北京之际,大觉寺成了德国人的办事场所。有一位德国军官在日记中记录大觉寺的精巧建筑,可以为证。而后的军阀混站,抗战,内战。大觉寺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静静地,被人忘记。新中国后,大觉寺成了北京林业学院的临时校舍,转为实用。寺内的最后一位僧人,在与寺相守半个世纪后,接受改造还了俗。文革中间,各种标语写满寺内,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主席万岁,等等。彰显时代烙印。九十年代,大觉寺,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慢慢成了今天的大觉寺。
大觉寺的兴衰就是中国的兴衰。它的兴隆,热闹,孤寂,破败诉说着中国历史千年的沧桑与轮回。而这一切被庭院里那棵大银杏尽收眼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