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几乎是我每天都去的地方。
我基本是早上去,有时去的早些,会看到菜市场门口或附近有一些农户在摆地摊卖菜。
这时城管还没来,摆摊卖菜的老人居多,在家没事干,自己开垦一块儿地,自己吃,吃不完也卖,自己也可以挣些零花钱。路过他们的菜摊,他们会眼前一亮,会介绍他们的菜,“自家种的,嫩的很”。一边给你打招呼,一边警惕地来回看,看城管来了没。
有时他们正给顾客称菜,来了几个城管,“走,走,走,快收,不能在这摆……”。
“好好好……”,一边给顾客称菜,一边对城管讨好地说着。
城管一来,这些摆地摊的商贩们都慌着收自己的东西,有的是用小推车把菜带来的;有的有小三轮;有的没有任何工具,直接把菜装袋里手掕着就走。
城管天天来撵,这些人天天来卖菜,见城管就收,像躲猫猫。
进到菜市场,又是一番景象,早上菜市场是最繁忙的,大多菜摊前都围有人,人们有趋众心理,看到哪个菜摊前围了一堆人,越往那个菜摊去。如果卖菜的朴实、热情,零头不收啊,有时卖些水果顾客来就免费给顾客品尝啊,人们更愿意去她的摊位买菜,久而久之,去菜市场买菜,就直奔目标,不再去别的菜摊买菜,不去好像亏欠了那个卖菜的一样。
也有些菜摊前冷冷清清,与别人的繁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时我也会去特别冷清的那个菜摊买菜,一天卖不了多少菜,他怎么活呀。我常常杞人忧天。但有个事实,冷清那个菜摊往往还摆有几天前的菜,看着确实没那个热闹的菜摊的菜新鲜。久而久之,也许麻木了,我去的最多的还是那些热闹的菜摊。
这些卖菜的,有年轻人,有中年人,还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大部分穿的都不是当下流行的衣服。衣服只要能穿,保暖就行,大部分人也都很少打扮。能挣到钱就好。
这样的生活状态我并不陌生。我在西安给姐姐帮忙了几年,姐姐是卖干菜调料的,刚开始,也不轻松。
早上五六点钟,就起来备货了,有时,还没起床,顾客已彭彭地拍门,匆匆起床,胡乱梳洗一下,就开始忙碌的一早上,等货送的差不多了,才做早饭,有时不做早饭,饿了,买个馒头,夹上自己卖的咸菜一顿早饭解决。
姐姐卖调料,饭店不但需要调料,也需要菜,肉,常常,姐姐和几个卖菜,卖肉的联合起来。姐姐联系到了生意,也会把卖菜,卖肉的介绍给那个饭店,同样,他们联系到生意,也会给姐姐介绍调料生意。
有个卖菜的,和姐姐经常合作。卖菜那个女的,冬天脸上冻了好几个冻疮,手也粗糙不堪。姐姐说,那个卖菜的刚来这个市场卖菜时,看着可漂亮了,穿衣打扮像个大学生。卖菜了几年,风里来雨里去,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生活从来就不易,谁不想吃的好,穿的好,可在这样的环境下,涂脂抹粉,身穿好衣服,脚蹬高跟鞋,卖菜的没那个时间,也不现实。
这些卖菜的,半夜两三点就要去菜市场进菜,有时直接睡在菜市场自己的车里,进回来菜,天不亮就把菜摆上,有时饭都顾不上吃,顾客就来了。
没有他们,我们吃饭都成问题。
不管从事哪种职业,健健康康,开开心心,能给别人带来价值,让自己有成就感,自己感觉好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