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第一课,学生初次接触地理,面对经纬小伙伴们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以至影响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今天小编结合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给同学们总结地球和地球仪的干货。
本节课有三个大的知识点
一、认识地球
1.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4)极半径:6357千米
(5)赤道半径:6378千米
3.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麦哲伦环球航行
(2)月食
(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4)地球卫星照片
(5)登高望远
二、地球仪
1. 相关概念:
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就是地球仪。
地轴:用手指拨动地球仪,使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叫地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北极表示地球最北端,南极表示地球最南端。
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圆圈叫赤道。
2. 经线和纬线:3.经度和纬度:4. 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1)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东经(E), 以西是西经(W), 0°纬线以北是北纬(N), 以南是南纬(S)。
(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5. 高、中、低纬地区:(1)低纬度:0°~30°;(2)中纬度:30°~60°;(3)高纬度:60°~90°。
6. 东西半球的界线:20°W,160°E。例题解析(1)A点的纬度是_________ ;B点的经度是_______
(2)从南、北半球看,A点属于_________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B点属于________ 半球
(3)按低、中、高纬度来划分,B点位于______ 纬度
【答案】
(1)30°N或北纬30° 50°E或东经50° (2)北 东 (3) 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度位置的判定、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向的识别、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A点纬度为30°N,B点经度为50°E。
(2)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A点坐标为(30°N,20°W),B点坐标为(50°S,50°E)。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注20°W向东到0°和0°向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160°E向东到180°和180°向东到20°W属于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所以A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
(3)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依据B点纬度可知,B点位于中纬度。
三、经纬网
1. 什么是经纬网:有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
2. 经纬网的作用:
(1)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用经纬度来表示;
(2)根据经纬度确定准确位置。
例题解析
有一探险队遇险,发出求救信号,线索"40,92" ,根据图中的提示"40,92"在地球上寻找所有的位置。
【答案】在地球上可以找到4个点,分别是"40°N,92°E"、"40°N,92°W"、"40°S,92°E"、"40°S,92W°"
【解析】
根据提示“40,92”,纬度的范围是0°~90°,经度的范围是0°~180°。可以判断出92表示的是经度不是纬度,40表示纬度,地球上我们可以找到四个点,分别是
"40°N,92°E"、 "40°N,92°W"、 "40°S,92°E"、 "40°S,92°W"。
快来收菜吧!此文结合A加的3D课堂,效果会更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