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离异,有一男孩跟他过。这小孩之前的生活,只要爸妈一吵架,吵的不可开交就会突然发烧,只要他一生病,父母就会一起照顾他,然后和好,感觉上就是他的潜意识害怕父母吵架,从而控制自己突然发烧。
玩股票的朋友圈里,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实际上,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都知道大部分的小道消息都是误传或是猜想,但这些小道消息却实实在在左右着股价的波动。其中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认为其他人会相信。类似的情况就像父母都会告诉小孩子,圣诞老人是存在的,而事实上这很有可能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孩子们清楚的知道圣诞老人是假的,而父母欺骗他只是为了哄他高兴,父母与孩子其实都知道圣诞老人并不存在,但孩子们又都希望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所以父母才勉为其难地偷偷送上圣诞礼物。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经常会以“吃了吗?”来打开话题,而实际上我们其实并不感兴趣你到底吃没吃,这只是一种交往的礼仪。
下意识的行为并不只单单反映在我们具体行动的内容上,也包括其行动的方式。你试想一个每天努力在朋友圈、微博发布愉快内容的人,这种潜意识不光反映在他发布的内容上,也同时反映在他发布的动机里。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的呢?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遵循法律和社会规则,并且认为这样的规则很重要,因为它为人们的行为划出界限,让人们知道如何在不互相伤害的基础上正常生活。但你是否思考过,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则?不遵守又会如何?
曾经家里来了个远房亲戚,带着一个和女儿差不多大的熊孩子,死活要拿走女儿收藏的价值不菲的旅游纪念品,女儿当然不肯。两人闹的非常不愉快。媳妇却非得让孩子亲手微笑着将礼物送给那个小弟弟,就因为那个孩子比女儿小,不送这个礼物显得我们吝啬。最终换来的是,小男孩收下礼物的时候,狠狠的将它摔在地上,并狠狠的说,不舍得给,我还不稀罕要呢~(试想一下女儿受到了多少点伤害?)遇到这种事,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拒绝,为什么我们默认年龄大的孩子要谦让年龄小的?为什么别人拿走自己心爱之物,我们还要微笑的双手送上?你愤怒地夺回你的心爱之物,向亲戚声讨,或向父母求助送给他其他礼物,难道会伤害到谁吗?我们的意识里在想些什么?
以强迫症的方式在简书中每天发一篇新的文章,能坚持下来的始终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清楚虽然能够每天发布旅游、美食照片,但同时我们又要每天忙于工作或学业,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写作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是该为了坚持而坚持呢?还是该为了没有灵感,没有时间完成而谴责自己呢?
从小到大,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你想变成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总是会说我希望成为自由的人。
可是,什么是自由?
我觉得我们是没有自由的。
一切看似自由的选择,实际上都是虚假的自由。我经常听见人们说喜欢旅行,在世界各地到处跑,但这就是真的自由吗?还是说,我们只是在逃避自己生活的不自由?还有那些买东西很挑剔的人,真的在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物品吗?还是说,她根本就买不到她满意的东西,她只是用挑剔的行为来逃避思考?我想大部分人应该很有感触,在网上,论坛中,人们匿名发表各种不当的言论,其中话语狠毒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但这些骂战在现实生活里很少发生。网络世界中我们无需保持一个崇高的道德标准,并且它还容许我们放肆任为。
我们如此勤奋的学习,努力的工作,甚至忙到假期都不回家,真的是因为我们太过努力了吗?还是说我们潜意识里在逃避着什么?
别人伤害了你,你还要保持微笑的说谢谢,并保证不会记恨于他。天底下那有这样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