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情绪。
想少一些后悔情绪,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美化自己没走过的那条路。
完美只是一种想象因为错过,因为做不到,就很容易把得不到的东西想象成是完美的。但要记得,有些美好,是因为距离产生美,因为模糊而想象出来的。
俗话说得好: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有些人,爱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幻想,将其描绘得如同童话般美好,而实际上,那条路可能布满荆棘,也可能平淡无奇。
当真正踏上那条路时,可能会发现它远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美化未走过的路只会加剧失望和后悔的情绪。
追求完美的人,这类人大部分较为感性,也很理想主义。他们天生就对周围的人事物具有超乎寻常的敏感,善于捕捉情绪变化,对周围环境有着脱颖而出的直觉。
感性的人,心思细腻,思维转变较快,在文学、艺术、演讲、表演等领域可能会有出类拔萃的精彩表现。
一个人的完美主义若能扎根于现实生活,或许能激励自己追求更高层次、更远大的目标,这种完美主义和现实执行能力的巧妙融合,有时能有力促进事情的发展。
比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就是基于现实的高要求、高标准,在能力范围内追求更好的东西,而不是凭空想象的自我安慰与海市蜃楼。
如果过于感性,又不能和现实融合起来的话,就有可能变成天马行空式的幻想。想得再多,对于自己的生活起不到半点作用,说不定还会演变成神经质的人。
而极致的完美主义,可能是一种性格缺陷。不是让自己陷入偏执与压抑,就是让身边的人压力倍增。总之,不是把自己逼疯,就是把别人逼疯。
世上没有后悔药
有多少人在屡次撞过南墙后,才痛心疾首地后悔:要是当年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的学校;要是以前多用心用功,现在就会有更美好的前途;要是那次再多吃一点苦,说不定现在的职位就能高升;要是当年不再任性矫情,就不会错过那段好姻缘……事实上,正是因为当年的你做不到,才会导致如今的现状,才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然而,这些过来人又有多少曾有过苦口婆心地劝诫小一辈的经历?什么“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话,数不胜数。
自以为拿出了掏心窝子的话,可结果又能怎样?自我感动式的愿望成真了吗?每个人有着他自己的命运,该撞的南墙一次都少不了。
美化自己没走过的路,只能说这个人对自己走的路不太满意,还不够理性、不够成熟。
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你选择了这条路,就得放弃另外一条路。事后再来后悔,再去感慨,如果当初选择另一条路,也许风景更好、收获更多,这些想法没有意义,都是事后诸葛亮。
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调整方向,调整心情,继续心无旁骛地走下去,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一句类似的话:你不能既拥有青春,同时又拥有对青春的感受。
安·兰德也说过:你不能既想吃掉蛋糕,又想留着它。两者相互排斥,就像过程和结果一样,有着前因后果的关系。
你不能太贪心,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只会让你自己难受膈应。
接受现实,接纳自己
站在现在,后悔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哪怕你捶胸顿足、悔恨万分也于事无补。
不断的后悔与纠结,只会让你举棋不定,反复斟酌,只会让你陷入不停内耗的怪圈里,耗掉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让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
每件事情的发生和进展,都因个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多种因素而定,个人命运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句话说得好:后悔是现在的你在欺负以前的自己。你所做出的所有决定,是你凭认知和本能挑选的最好选择,是当下对己最有利的安排。
所以,哪怕有时光穿越机能让你重新回去,恐怕在千万条路中,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选择同样的那条路。
你之所以会后悔,是因为你现在的思维和认知跟以前不一样了,站在现在来评价过去,评价过去的自己,这一点儿也不公平,还不明智。倒不如省点心力,接受现实,用承载懊恼与不甘、冷静和理性的头脑,在反省中做出当下的选择与判断,少做让明天后悔的事,坚定不移地走好当前的路。
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有了问题解决问题,有了目标就行动起来,不纠结、不拖延,不怨天尤人。
只要方向不偏,在行动中总结调整,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过错爽快买单。这样的人生岂不快意?
不要美化未知的路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各种波折和考验,一生顺遂、万事如意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你可以仰望星空,但别忘了脚下的大地,那才是承载你全部生活的地方。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吧。
把正在走的路线和方向规划好,步子迈得更踏实、更稳当一些,这些,才值得我们花心思去关注去体验。
至于别人的活法、别人的路,那是属于他人的风采和选择,可以用来参考和借鉴,但不见得适合自己,看看就好,别当真、别较劲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