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怀念恩师黄子文

怀念恩师黄子文

作者: 天马独孤 | 来源:发表于2024-01-09 11:21 被阅读0次

昨天下午看到中学同学群传来信息,高中班主任黄子文老师早晨走了,享年87岁。

我当即给黄老师的大女儿茗芬大姐发信息,黄姐说,两年前,黄老师因患帕金森病摔了一跤致脊椎骨骨裂,因心肺功能差不能手术,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我一听便明白了,老年人长期卧床,势必形成血栓,最后也许无疾而终。我妻子年近百岁的奶奶当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寿终的。我对黄姐说,老师活得通透,以年近九旬辞世,应当算是寿终正寝。

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黄子文老师来到南京,当时他就对我说过:“教了一辈子语文,马上就要驾鹤西去了,那些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耳熟能详的景点,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走一走看一看。”

他当时是走过了杭州西湖过来的。然后还将前往上海,要去看看外滩、南京路、城隍庙、陆家嘴。

看着黄老师如此豁达,当学生的我自然十分开心,开车带着黄老师和师母向阿姨及黄姐参观了南京博物院、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环玄武湖开车兜风,晚上又安排他住在了秦淮河边上,领略感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第二天,茗芬大姐又带着黄老师和师母自行游玩了总统府、雨花台等地。黄老师很是兴奋,说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上传中,请稍候...2014年春节,我回家乡,在常德市停留,同学们将黄子文老师一家请出来聚会。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恩师。

回到家乡没多久,黄老师和师母又打来电话给我,说原以为你一直搞文字工作,这次来才知你已跨行搞工程建设了,说这个领域水很深,会有各种诱惑各种坑,他们告诫我一定要行正走稳,千万不能大楼建起来人倒了下去。自弃笔从“建”以来,都是各种人通过各种关系找过来希望得到照应,黄老师是唯一对我提出告诫和敲响警钟的人。我很惊讶,也十分感动。

2013年秋,我休假回家乡照顾冠心病重住院的老父亲,黄老师还坐了近40公里班车,从常德市直到桃源县人民医院看望我父亲,然后又坐公交班车赶回常德市。那时,比我父亲还年长一岁的黄老师精神及身体状况都很好。2014年春节,是最后一次与黄老师相见。

在我的中学求学阶段,对我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了我人生轨迹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我母校湖南桃源九中第一任校长陈明善,一个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黄子文。桃源九中的前身是桃源县城关中学,城关中学由县城里的两所学校城关一校和城关二校的中学部合并而成。我初中在城关二校上学。城关二校的前身为桃源县有百年历史的漳江小学,不仅我的父母跟我是漳江学校校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国民党元老覃振、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也在此就读。二十世纪80年代初,曾担任湖南省高考语文出题组成员的陈明善受命组建桃源县九中,九中当时叫城关中学,这是县城内除百年名校桃源一中之外的第二所中学。我们是从城关二校转入城关中学的学生,黄子文老师是从城关二校转入城关中学的教师。我们这届学生毕业后不久,城关二校改回校名漳江小学,城关中学也更名为桃源县九中。

当年,全县中学生眼里的金字塔就是县一中,只要中考考入县一中,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门槛。那年中考分数线一出,还不满15岁的小马欣喜若狂,超过一中录取分数线了。可得到的录取通知仍是城关中学。后来才知是陈明善校长强行留人。陈校长说,桃源县一中已经是在全县范围内掐尖了,不能再在县城内掐尖,既然要他做这个校长,他就必须在高中部与一中平等录取新生,即在达线考生中你选一个我选一个轮流录取。

于是,我们成了第一届两校平等录取的高中生。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垂头丧气,深感委屈,认为上一中梦想破灭,伸进大学的那条腿被强行拉回来了。当时陈校长十分得意,说你们在一中可能仅仅是普通学生中的一员,在这里你们是尖子生,我会全力以赴培养你们,好好学习吧,你们照样考上重点大学。

的确,陈校长对我们这些所谓尖子生关照有加,还给我们办了只有老师才有的校图书室借书证。

上高中第一天,黄子文老师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当时,我们这届学生正处在从9年制义务教育转为12年制义务教育过渡阶段,实行双轨制。考上高中的上高中,没考上的继续念初三。高中也一样,两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没考上继续上高三,但还没有高三课本,高三相当于复读高二。

高一上了一学期后就分文理科班。当时还有个重理轻文的规定,分班时,除自主要求外,一般都是按考试成绩分班,成绩靠前的一半读理科班,小马尽管感觉自己更喜欢文科,却顺理成章分在了理科班。黄子文老师继续担任理科班的班主任。一切按部就班。两年后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当年高考前还有个学校预考,只有过了预考者才有参加高考资格。60多人的理科班,最终通过预考的仅六人。

当年参加高考家长也没有像今天这么如临大敌,基本上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小马参加高考第一天就出了状况。父母都不在身边,上午考完中午回家自己吃饭,然后躺在床上复习下下午要考的科目,一看快下午二点了,慢慢悠悠步行前往学校考场,一到校门口,只见校长火急火燎地等在校门口,原来是下午二点开考,我却鬼使神差记成了下午两点半。我若再晚到几分钟,就将被取消高考资格。本来不急不忙的,这下彻底乱了方寸。往下的考试可想而知。高考成绩下来,我离录取分数线相差30分。

记得知道成绩的那天,我一个人躺在沅江边上的草地上,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名列前茅的我,感觉天塌了。当时看着江边有条小船,心想如果我躺在船上任它漂下去会漂到哪里,会漂到洞庭湖吗?会漂到长江吗?会漂到武汉吗?会顺着长江漂到南京、上海甚至大海吗?如今回头看,这还真成了我以后的人生漂流轨迹。

终于没有上船解开缆绳,终于还是回到乡下的家里。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母亲见我这样,不敢作声。晚上父亲从县城回来,用大大咧咧的语气对我说:“陈校长带信来了,没考上大学没什么,你现在本来就是高二,下学期接着去复读,就当上高三了。”小马一听,对呀,哪有天塌,接着上高三就是了。

然后,暑假期间开开心心送考上大学的同学,暗暗发誓明年大学校园再见。

然后又回到了高中教室里,继续念理科班。这时,黄子文老师已去文科班任班主任了。

复读了快三个月了,有一天,我正在课堂上写着复杂的化学反应式,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也许我并不是学理科的料,我干嘛继续往这棵已经“吊死”过一回的树上奋力再爬一次?我要转班考文科。

这个时候,离下年度高考已经不到9个月时间了。

我将这个决定告诉我的父母,平时少言寡语的父亲说:“你本来就该学文科。”我问为什么,他说,他悄悄看了我写的那些“歪”诗,觉得我就是个学文的料。

我不敢跟陈校长说这事,怕他认为我儿戏人生。还是我父亲去找陈校长沟通,没想到陈校长十分爽快,说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好样的。并亲自又将我带到了黄子文老师面前。黄老师也很开心,说我是“弃暗投明”。我转到了文科班。黄子文老师又成了我的班主任。

和理科班上基本是小公鸡头不一样,文科班只有七八个男生,其余全是清一色的女生,而且还一个个如花似玉花枝招展,惹得几个刚进入青春期的几个男生心里痒痒不安分。小马居然在如此短暂的转科应考时间段内,还有精力悄悄一首接一首写情诗。小马心里知道这样不好,于是心里一有“邪念”就往额头上抹清凉油和风油精,好几次风油精都洒到了眼睛里。

黄子文老师教文科班风格与教理科班时完全不同。教理科班他是从高一教起,基本按照课本讲课,很注重课堂互动。有一次让普通话标准的夏丹平同学朗诵一段课文,夏同学深情朗诵,最后竟声音哽咽泣不成声,班上不少同学也跟着抹眼泪。文科班是毕业班,基本就是一切围绕高考语文应试为中心教学。黄老师除了让我们广泛看课外书外,几乎每天布置一篇作文题,然后第二天将优秀作文在课堂上朗读并宣讲点评。这个大大激发了几位男生的积极性,每天都将自己的难以遏制的激情化作慷慨激昂的文字,每天都暗中较劲看今天谁的文章会被黄老师朗读宣讲。语文课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门课。

这股劲头一直持续到了1982年7月的高考考场。高考语文试卷一拿到手,一看作文题,不禁乐开了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题写一篇千字左右议论文。哈哈,这不正是黄老师让我们写过的题目吗?那次宣讲的是我的同桌张华立的文章。果然,张华立当年以湖南省恢复高考以来唯一一个满分作文并以107分的成绩取得了当年湖南省高考语文最高分。小马是100分,估计就差在了作文上。当时是高考总分和录取分数线出来后再填报志愿,张华立填报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小马在填报现场中了武汉大学一张招生宣传画的毒,宣传画上有一张武大开在东湖天然游泳场的照片,让从小就超喜欢水的小马意志异常坚定:第一志愿非武汉大学不报。一个月后来到珞珈山,办完报到注册手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东湖边寻找这个天然游泳场。至于后来多次下湖游泳甚至多次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横渡东湖,已是后话。

13年前,陈明善校长离世时,在长沙的张华立、梁德顺等同学专程赶回家乡吊唁。今天,黄子文老师又离去了。翻开1982年高15班的毕业合影,尚在人世间的老师已经不多,同学中也有几位早已离开。我们这群当年的青春少年正在慢慢走向老年,长辈的离去已成常态。每个人生,都是一条向前的路,一路上,我们一直在挥手告别。许多逝去的美好,被时间的大浪淘过,有的如浮沙漂流不见,有的如金子静静沉淀。我们每个人都会离开,唯有不慌不忙向前,既经历着不幸,也遇见美好。未来的路上,还会有新的美好滋生,仍会生机勃勃地滋养我们的心灵。

一如15年前的那个美好画面:黄子文老师乐呵呵地对我说:“我驾鹤归去前,要好好看看南京。”

今天下午16:08,恩师黄子文老师的悼念追思会及遗体告别仪式,在桃源县殡仪馆五台山厅举行。

黄老师一路走好!

2024年1月8日于南京

桃源县城关中学(桃源第九中学)高15班毕业照,摄于1982年5月。前排左一为黄子文老师,前排左五为陈明善校长,二排左三为小马同学。

相关文章

  • 怀念恩师

    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就是徐老师。他大约40多岁,个子高高的、瘦瘦的,眼睛深邃,写一手漂亮的板书。徐老师教我们语文,课堂...

  • 怀念恩师

    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想起怀念恩师真的是不孝 今儿是教师节,中午吃饭的时候同事说:你应该是最有感受的吧。我脑子中回转了一...

  • 怀念恩师

    人生于世,不可不入学;入学求进,当不可不无师。学有聪笨,师有优劣,自古而然。然得良师,益佑终生,此不为过分之...

  • 怀念恩师

    今天是我身份证的生日,睁开眼,收到了很多祝福短信,然而此刻,头疼欲裂的我躺在床上,心里是淡淡的忧伤,我不...

  • 怀念恩师

    又临近中,念旧的病又袭上心头。 回想自己的初中,学到的知识都忘了,训练的事情都忘了,甚至同窗同学的名字...

  • 怀念恩师

    偶尔点开微信,见有校友在朋友圈里发了母校的不少图片,三年多不见,她变得更加令人惊艳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最显眼最高大的...

  • 怀念恩师

    刚工作那会儿,我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特别优秀的老师——高东生老师。高老师是典型的书生气质,读书多,爱思考,喜写作。...

  • 怀念恩师

    童年乃至少年时,对于很多事情的记忆是模糊的,但唯独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想起影响我一生的恩师----路平老师...

  • 怀念恩师

    早上,当我还沉浸在梦中的时候,突然接到同学的电话,说我们的启蒙恩师万长秋老师因为心肌梗塞永远的离开我们了,...

  • 怀念恩师

    今天下午,在中心校读书群里,看到了一篇题目为《为了老干部的重托》的文章,顿时思潮翻滚。 这篇文章写的是我初一时的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念恩师黄子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ta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