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来过韩城,一路走过福山景区、洽川处女泉、司马祠、党家村、龙门黄河滩等景区,留下美好的印象。
这次出差再到韩城,一下高速就感到韩城的巨大变化。被中纪委通报的鲤鱼跳龙门已看不到当时的气派,只留下了假山;沿途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道路宽阔了许多,具备旅游城市的明显特征。
晚上吃饭的时候,去了韩城古城。韩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武德八年(625年)设韩城县治始,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是全国6个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我国第二批被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内由文庙,九郎庙,韩城北营庙,东营庙,庆善寺,毓秀桥,城隍庙,县衙,状元府,闯王行宫,金城老街,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等众多历史古迹及人文景观。随手一拍都是国宝,值得细细观赏。可惜天色已晚,只能匆匆一瞥。
城隍庙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文庙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古城夜景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路过几处国保,天色已晚,来不及观赏,留下了下次再来的由头。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韩城人把花椒玩到了极致,花椒酸奶、花椒啤酒、花椒奶糖、花椒锅巴……无处不花椒。
花椒酸奶真的很好喝!
韩城印象第二天一早来到司马祠。 司马迁祠我们俗称“司马庙”,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其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祠的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在祠前凭高俯视:黄河绕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岗,南临千仞之祠院四周都是用砖砌起的数仞高的朵墙,远瞻俯瞰,备极雄伟。
司马祠还是原来的司马祠,而景区却不是原来的景区,曲江文旅的大手笔,新建的文史广场,占地面积约3200亩,总投资约8亿元。
奋笔疾书的司马迁
韩城印象完成使命的司马迁
韩城印象入口处是祭祀大道,两边是根据史记十二本纪创作的雕像群,从五帝、商、周、秦等等,不过只看了一边的。
祭祀大道尽头是司马迁的塑像。
韩城印象走过一座石桥之后,就到了祠堂的大门口,石桥据说有千年历史,澽水在这里流入黄河,不过河里只有大片的芦苇,远处是高速的高架桥,千年古祠与现代高速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祠堂门口的路叫司马古道,据说始建于春秋,当年是这里通往长安的高速公路,现存300M的石头路面,为北宋铺设,中间低两边高,便于泄洪。祠堂就在高速公路边,交通十分方便。
韩城印象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又名韩奕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朱德经这儿东渡黄河,抗击日寇。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
韩城印象“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一则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韩城印象这九十九级台阶的第二层台的山门上,镌刻着“史笔昭世”。一部《史记》52万字,从“禁书”“谤书”到流传流布世界,高悬在山门上的这四个字,不正是对“是非颇谬于圣人”的错谬的昭然反正吗?那个在漫漫长夜中独守大道的孤寂灵魂,那个在幽闭的阴暗中备受屈辱和折磨的非人的鬼魂,今天已成为了中国文人的根本,已成为了千秋万代敬仰的神。
韩城印象沿着朝神道继续攀登,蹬道的台阶一段更比一段长,一段更比一段陡。前面就是青砖而砌的“河山之阳”牌楼了。“迁生龙门,耕牧于河山之阳”。河曰黄河,山曰巍山。河之西、北为阳,山之东、南为阳。而司马迁曾经耕牧的高门原,正位于黄河西岸,巍山东麓。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经过了4道牌坊,就到太史祠。这里的柏树有800岁,先是献殿,宋代建筑,里面多是名人题字的石碑,导游讲解了郭沫若的题字,他的题字在售票处大厅也有。往里就是寝宫,里面有宋塑太史公金身坐像。
韩城印象以前清明节前,太史公后代会在这里祭拜太史公,现在改在了祭祀大道。在那个“荐馨”的石案上供上瓜果,在那个“流芳”的铁炉中焚了烛香。司马迁的后代为了避祸,改姓同和冯,据说现在还是同冯不婚。
韩城印象那尊“穆然清风”的彩塑是人们心目中崇敬的神圣,他的脸像秦俑,头绾发髻,严峻方正。那个陕西人特有的四方脸盘,可能是因为岁月的流逝,竟有着红一片白一片的脱落和斑驳。
韩城印象郭沫若先生的诗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韩城印象后面是太史公的墓,西晋始建,现存的墓冢是忽必烈建的,周围有花鸟八卦图案,上面的五指柏1700年,也有五子登科之说。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回首遥望层叠的山门、高速公路及黄河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祠堂左边的小门出来,是一条磨盘路,据说是以前这里的博物馆馆长用当地收集来的磨盘铺的路,一直通到山顶,非常有特色。山上是现代书法家的题字石刻碑林。
回到山下,合影留念
韩城印象文史广场上研学的孩子们
韩城印象 韩城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