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的小感受

作者: 特蕾莎莎 | 来源:发表于2016-05-12 23:13 被阅读106次

 

有天赋的女作家

大部分朋友所认为的中文系女生应该是这样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又或许像《红楼梦》中宝黛初见那一章节中宝玉眼中的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不过,纵使现实差强人意,的确在形象气韵上应该有这番滋味,不管你的大学四年是自愿或着被迫在书的世界里浸泡着,总该产生一些“化学反应”,沾染一点清雅之气。

每次被问:“你学中文出来那就是当语文老师了?”我苦笑着回答:“应该是的吧!”网络上有一句话: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也许正是上辈子从事了最简单粗暴的职业,这辈子老天爷安排你干点高品格的事情——跟书打交道。

中文学久了,人真的会变猥琐,因为你容易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明明学不到文学的精髓还要强学,这与“不会撩妹还要强撩”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猥琐。

而且会愈发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谈得来的朋友越来越少,经常不自觉地假清高、伤春悲秋或不经意间就卖弄了一下最浅薄不过的知识,唬了别人也唬了自己,然后还要强装成别人眼中的文化人,享受这份虚幻的荣耀感;看待人或物的眼光渐渐变得都有些神经质了,陷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怪命题中,自己把自己关进一个笼子里做反复性的困兽之斗。

这段话并非在显示学文学的就有多么了不起或者思想上有多少深度,只是简单的感受,直到现在,我都不会推荐即将上大学的邻居家的孩子去学中文,因为学中文真的需要天赋和书香家庭的熏陶,文学气质无法像技术一样,能够学会或者熟能生巧,需要机缘。

我们熟知的民国才女:林徽因、张爱玲、宋家三姐妹、陆小曼、萧红、冰心、庐隐、凌叔华等皆出生于书香世家,她们的作品像她们本人一样:世代芳华。当然,还有很多半路出家的文学大家,不过在我所接受的正规学习中,这些文学家只是凤毛麟角,而且极具文学上的天赋。

所以,我还是认为学中文需要天赋或者家庭熏陶,两项中能占到一项,那你就去学中文吧!我是没有的,所以我顶多能在别人问到我所学的专业时,礼貌地回答一句:“学中文的”。

小学到高中,就没怎么去看语文老师苦口婆心介绍的经典书籍;大学流行文艺范,学着去泡图书馆,在咖啡厅点一杯咖啡看一整天的书,佯装陶醉在书的海洋里,关注有深度的读书微信号,积累和抄写各种各样的优美诗句,企图用“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样一类心灵鸡汤来激励自己;慢慢地,能够写出一些华丽的句子和篇章了。

久而久之,学中文的我果真成了别人眼中的文艺青年了,可是在这整个过程中感到沉淀在心里的东西越来越少,虽说学不到中文的精髓,但人的心越来越空总不算的上一件好事 。

       

相关文章

  • 学中文的小感受

    大部分朋友所认为的中文系女生应该是这样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又或许像《红楼梦》中宝黛初见那一章节中宝玉眼中的黛玉:闲...

  • 学中文小故事

    ———007er第148篇成长记录——— 早秋的夜,星星点点,凉凉爽爽,我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手机拿起放...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1)

    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在国外的大学教过中文,教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学中文,教外国人学中文后我有一个特别深的感受:中...

  • 我的专业是中文

    作为一个学中文的妹子,无数次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你学什么?中文?中文还用学啊?”或者是“学中文以后干啥呀,就当语文...

  • 学中文

    最近有事情忙着,顾不上刷微信,昨天看有个本地妈妈群里攒了上千条信息,就点开看看究竟,一看原来是推妈在交流经验如何推...

  • 学中文

    大快朵颐:非常痛快地动脸颊,形容大饱口福;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去郑州,收获开封。耳顺之年: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一...

  • 红梅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苔 清 ·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图片中文字把如米小,...

  • 安安

    安安学中文,我学管理,因为安安要比我聪明的多所以考入了中文系,而我本来也是要学中文的,却最终沦落到一丁点不感兴...

  • 在春天里,和小朋友们一起Enjoy English!

    -“我家宝贝还这么小,又要学中文、又要学英语,压力太大了吧。” -“现在的家长们太心急了,孩子还在读幼儿园就要他们...

  • 十一月九日李元杰复盘日志

    1,中文式英语发音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以后哪怕每天只准确、标准的学一小句口语也不能再用中文式发音了,以后要成为习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中文的小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vp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