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1年12月12日,我满35岁了。
这一天的两周前,就在构思一篇文,想要隆而重之地,庆祝这个时刻。
然而却迟迟没有动笔······
越是临近,越无法开始。
我以为我已经准备好了,欣然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但大约在潜意识里,还是没有准备好的。
时间却不会等你准备好。
它哗啦啦地,自顾自地,奔涌向前。
02
说到时间······
时间是什么?
我曾写过如下句子:
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每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无论贫富贵贱;
时间是最忠诚的朋友,一切努力它都看得见;
时间是最深刻的智者,会告诉你一切问题的答案。
然而此时此刻,让我最有联结感的,是这一句:
时间是精巧的人造牢笼,把我们囚禁在过去与未来。
不信你看,这样的剧情是不是反复上演:
回首过去——天哪,我浪费了多少时间啊······懊悔,沮丧······
展望未来——OMG,时日无多了,我还一事无成······焦虑,迷茫······
有趣的是——
就在你哀悼过去、叹息未来的时候,时间又白白地流走了。
03
不知道,当你看到“时间自顾自奔涌向前”、“时间又白白流走了”这些表达的时候,内心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发现,当我这样说的时候,我已经无意识接受了一个假设:
时间像流水,一去不复返。
这句话写下来,就感到胸中一滞,有份焦虑感浮出水面。
它本来如此隐蔽,如此深刻——
它潜伏在意识最深处,无声督促我:快一点,再快一点,不然来不及了······
我于是一个劲奔跑。
仿佛在一列火车上,从后厢往前厢,拼命奔跑。
火车越开越快,我越跑越快。
却忘了问一句:为什么要上车呢?
04
是啊,我为什么要上车呢?
我可以在轨道旁边自在玩耍,看火车穿山越岭;
我可以在附近盖坐小木屋,供旅客们驻足、缓神;
我甚至可以开垦一片庄园,邀请下车的人们共同耕耘。
为什么非要上车呢?
啊我知道了,因为在成长历程中,被植入了这个设定。
“时间就是生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自小耳濡目染,不知不觉间,长成自身信念系统的一部分。
以致于“做个跟时间赛跑的人”,一度成为我的座右铭。
05
“时间是生命的水平向度,实相的表层。生命还有纵向的深度,只有经由当下的窄门,才能接触到它。”——《新世界》
在我跟时间赛跑的时候,我无法理解这一点。
虽然“活在当下”这个词听起来很酷,但“当下”真正意味着什么,如何才能“活在当下”,经过一年多探索,我也还是一知半解。
一度以为,“活在当下”就是不去刻意追逐什么、计划什么,接纳一切的发生,享受每一个瞬间就好;但这样想的时候,又隐隐有种担心,担心这种状态,是否真能帮助我去到理想的未来。
直到在一次次教练对话中,我不断整合过去的人生体验、思考,越来越清晰我想要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那份孜孜以求的“当下感”,才从我身体里慢慢生长出来。
我由此收获了切身的体悟:
看清来处、理清去处,意识能量才有机会从过去、未来中收回来,全部注入此时、此地、此事,笃定踏实,临在当下。
06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与当下的关系。首先,它是你全部拥有的,也是你唯一拥有的礼物。其次,它是唯一能够带领你超越时间禁锢的切入点。”——《当下的力量》
那么,当我走下时间的列车,潜入当下的窄门,我真正渴望创造的是什么?
我给自己一个深呼吸,联结内心感受一下——
我想要持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完全全地活出自己。
我想要学习爱、表达爱、传播爱,让这份爱的能量在我能够触达的群体中流动。
我想要让每个靠近我的人,都觉得自己很棒,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价值,觉得这一生很有意义。
我想要在人生终点时,可以亲自题写墓志铭:她点亮了自己的生命,也照亮了许多人。
07
当终局画面清晰浮现在眼前时,我仿佛走入一道门。
随着门“咣”地关上,一片空旷的宁静,蔓延到我的内心。
在这片宁静里,我每一刻都在体验生命的丰富,每一刻都在创造想要的现实, 每一刻,内心都充盈着爱与慈悲。
这一刻,我百分百活成了我自己,松弛,自在,从容。
此时回首来路,我哂然一笑:时间不是牢笼,时间只是一个门铃。
当它响起时,是在提醒你:
一道叫做“当下”的窄门,在缓缓向你敞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