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有十德标准,因为之前在学习的时候就衡量过我们自己的师父,师父肯定是具足十德的,所以我们能有幸遇到师父是非常非常的幸运的。
本一章节主要是讲善知识十德的前六种。尤其是戒定慧。师父有讲到声闻乘的整个修行,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又称五分法身。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戒定慧功德,只是修气脉明点,或是有神通、能预测之类,都不是真实的功德,只是具备某种能力而已。唯有成就戒定慧三学,才能实实在在的调伏自身烦恼,实实在在的帮助别人。而修行有没有成就?就是看戒定慧三学,而不是其他,这个是我们特别注意的。重学这一篇的话,我的感触比较深的,也是这三个点。
具足戒定慧三学,才能有效调伏烦恼。其中,戒的重点是制止不良言行,定是调伏贪嗔痴,到了开发智慧,才能彻底息灭贪嗔痴。所以,戒定慧对贪嗔痴的调伏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把烦恼比作贼的话,戒就像把贼捆住,让他不 能行动 ;定是把贼降伏,让他不再乱喊乱叫 ;慧是把贼消灭,让他再也不会出 现。同样都是调伏,但重点不同。
我这里分享我最近学习的感受,就是我发现当我遇到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的时候,我就特别愿意分享,我就想让周围的人都可以知道,就像之前的传灯,然后去接引大众,包括现在我现在这份工作也是我非常认可的,就是这种保险是对每个家庭的保障,让这种理念我也非常认可,我就想愿意去分享给周围的人。
但是我就会发现我觉察到当我去分享的时候,我就会一直处于一种状态啊,这样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就是因为着迷,所以始终粘着在一个境界上。所以昨天的时候我也有向善滢师兄请教过,这种愿意分享的,这种情况下我贪的到底是什么?我其实是没有观察到贪的是什么,但是可能着迷在分享这件事,使心粘在一个境界上。这个过程往往还伴随着贪嗔痴,所以不能引发智慧。
所以我就去查了一下,然后去观缘起,但是实际上我还没有观察到我到底贪的是什么?难道是贪图的所有人都优秀?难道贪图的所有的人都变得更好?难道是贪的是别人因为自己而变得更好的那种成就感?抑或是我的三感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所驱使?这个我还没有观察到,但是我明显感觉到我在观察的过程中,我法二执的力量就逐渐消解了,就止下来了,而且对于这件事情心行的觉察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了。
而戒说的是此应做此不应做,那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觉察不到了什么应该做和不该做的这个界限的。但是当保持觉察的时候,就会停下来,去观自己与周围人的缘起,就会知道应不应该做。戒定慧三无漏学是相互融摄的。
对于第四点,给我的启示是分享也要讲究对机,要随顺,别人想听什么,就要讲什么。
通达真实对于我的启示,就是要真诚,就是自己的心行到什么地步,就充分的去展示自己的心行,而不要去追逐那些自己够不着的东西。而且也要非常清晰,自己知道自己是有漏的,肯定无法通达真实的,要有谦卑的心态去跟周围的人去沟通,听取他人的反馈,借助他人照镜子,观照自身,不断成长。
德胜于己,师父的功德,肯定不用讲了。我这里思考是对自己的功德要求,就是我们自己一定要非常的爱护自己的羽毛,这个我觉得就是做人一定要是看人品的,看口碑的,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感受,我自己感受也非常深,我一路走来都很顺利,就是因为周围的人的德行都很好,我自己的话也就收获很多,然后自己也一直是保持这种与人为善的这种心态。
另外的话就是忆念高僧大德,其实这里面我感受的就是说一定要给自己找个善所愿,就是一定要去看到正向的东西,这样的话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加持,也是让自己内心的一种净化。前两天的那个小视频就非常直观,feed the peace wolf.我们不断地安住正念,就会逐渐向佛菩萨靠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