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他说他好了,下次就不去了。”
听到那个来访者母亲给我微信里的留言,内心感觉很欣慰。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这让我不由得回想起两周前他们初到咨询室的情形。
看着男孩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坐在了我身侧的沙发上。
“老师,他是抑郁症,正吃着药呢!”男孩的母亲刚坐下就对我说出了这样的话。
“拿出你们的检查单我看一下!”那名男孩很快拿出了手机里拍下的诊断书。接着我又听了男孩给我叙述了触发他现在这种状态的整个事件。
“谁给你们说他是抑郁症的?”我问。
“某某医院的医生。”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就发生的事件和时间来判断,这个男孩目前还不能说他是抑郁症,只能说他是重大事件引起的创伤性应激障碍而激起的抑郁状态。”我果断的告诉他们
然后我给来访的这三个人普及什么是创伤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在 CCMD-3中PTSD 归属于应激相关障碍,在DSM-N中PTSD 则归属于焦虑障碍。
病人多在遭受创伤性事件后数目至半年内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等。大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慢性。PTSD 患者有时会伴发抑郁、焦虑和物质滥用等心理障碍。
创伤性事件(战争、被强暴、目睹他人惨死、严重事故等)是 PTSD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部分遭遇创伤性事件的人最终成为 PTSD 患者。研究表明,PTSD 患者大多有一些危险因素,包括心理障碍的家族史和既往史、童年时代有心理创伤(如遭受性虐待、10 岁前父母离异)、性格内向并有神经质倾向、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不好、躯体健康欠佳等。
CCMD-3中创份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
(1) 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2) 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 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
③反复发生错觉,幻觉
④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线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④人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 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难;④过分地担惊受怕;
(4) 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
① 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
② 避免参加能可/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③ 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
④ 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
⑤ 选择性遗忘;
⑥ 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淮: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发生),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 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