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在做善事中不夹杂功利心 -

如何在做善事中不夹杂功利心 -

作者: 满洪存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13:42 被阅读0次

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被称为救命之书的《了凡四训》,倾其全篇,无非为说明这个道理。因此很多人知道了,为了让家里有余庆,便主动、下意识地去积德、行善。

这样做对不对呢,对。但不一定好。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做,应该。但有意识或刻意去做,这不是最好的方式。

对于平时习惯损人利己,做众多恶事来满足自己,行事不择手段,人品卑下,为人刻薄,利欲熏心,人格顽劣的人,若懂得行善积德乃是为自己积福,甚至荫及子孙。那么他会用这种方式来约束自己,甚或和自己形成已久的习性做抗抑。这种结果好,对他自己成长是好的,因为在一点点朝着正途校正,但尚未能起到或很难起到家有余庆的作用,仅仅是因为功利性太强,目的性太明显。业障太重,则需要前期的填补。

怎么才算行善积德好的方式呢,是那种发自内心的举措,无需提醒的自觉,像条件反射一般,他的付出不会为了得到什么。根本没有思考原因和后果的环节,潜意识中已存在固定流程。一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境界。

伟大的政治家圣雄甘地,曾经坐一次火车,在进火车时,不小心一只鞋被掉在车外,当他上了车看到鞋掉在车外时,想都没有想,把另一只也抛在了外面,以便让别人能捡到一双完整的鞋。一点想的时间都没有用,便把事做了,如果想了,因花了时间反而做不成了,这是一般人不具备的智慧,他这种的为人着想不具备丝毫的功利心。

但是,刻意地去做,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不是目的,只是个过程、一个阶段,真正的是为了达成下一个阶段。那便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布施,像佛家讲的随缘布施,无企图,无患得患失之心,用不着去合计、担忧。

在灾难时期,有众多的慈善、捐助,有些人内心慈悲,乐善好施,懂得用自己的余力去帮助身在火焰中人;而有的人沽名钓誉,在作秀获得美誉后,当作财富获取的工具,结果反而成了盗贼一般,如庄子所说:贼莫大乎德有心。

有人可能会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单纯为行善布施,世界上哪有只会付出,不希望回报的人,那不是傻子了吗?这是常人的看法。而没有看到智慧:舍便是得;厚德载物;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与其无私,故能成其大私。当每个“我”与外界为一体了,不对立了,那么整个外界便都是“我”的。

人穷其一生,无论职业做什么、出生在何地、成长经历什么,命运最终导向都是在提高智慧,走向通达,不管自身知道或不知道,潜移默化的或刻意为之的,都是在提高。所谓借假修真,一切外在的经历和境遇都是假的,唯有提高智慧是真的。智慧,不是知识,不是文化,不是聪明才智,不是勤奋,不是品德,不是技巧,但它同时又是知识、文化、聪明才智、勤奋、品德和技巧。

相关文章

  • 如何在做善事中不夹杂功利心 -

    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被称为救命之书的《了凡四训》,倾其全篇,无非为说明这个道理。因此很多人知道了,为了让家...

  • 做善事

    做善事。时常听到你做善事。都是你自己说出来的。你在做善事的时候,心里也想着吧:我在做善事。你等待:慈眉善目长你脸上...

  • 做善事不能功利

    当然,有些人也会怀疑,做一个造福大众的人,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呢?这当然是很功利的想法,而对于那些志在造福大众的人而...

  • “学习强国”里的风景之四:健康顾问

    刷“学习强国”,不能是因为完成任务或仅仅出于获取积分而学习。那样,功利心就重了,而但凡有更多的功利心夹杂其中,对从...

  • 花钱也是在做“善事”

    买一根玉米棒,花三元钱 滋养万事万物,满满的丰盛和富足,哪里有店家,哪里有衣服,一切都是我意识能量振频创造出来...

  • 摘自《活法》作者 【日】稻盛和夫

    我们在做事时如果能够不那么功利,不那么看重事情的结果如何,而看重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什么,我们就...

  • 让我们日行一善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善事,也做坏事。但一个真正的大善人,一生都在做善事,这善事善行善能量一定大于恶!带着觉察做有质...

  • 分享《懂因果、畏因果、解因果》

    什么叫共业? ——-共业就是大家共同制造和产生的一种业障。如果大家都在做善事,国家也在做善事,那么,这个共业就是善...

  • 如何看待“功利心”?

    功利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相对负面的概念,代指有些人纯粹为了利益去做事。常用的语句是:这个人功利心太强了!...

  • 成圣之路(506)除掉功利心&不要放松要求

    1 功利心很常见。 定时是功利心; 定时后,没按时完成,便要懊恼,是功利心; 下决心要干成点啥,是功利心; 怕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在做善事中不夹杂功利心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xl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