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讲述了邓文迪的选择:选择改名/选择学医/选择英语/选择平台……很多很多的选择,形成了她的每一次转折点和机遇。
选择确实极为重要,我们似乎一直都在做各种选择,这个选择又没有对错,也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存在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宁。
在读大学之前,我一直是老师/家人眼里的好学生,好孩子,听话/认真/勤奋,由于出生书香门第,祖上好几代都是老师和学者,对我的管教也很严厉,我记得为了书法八级考试,我整个暑假,在30几度的高温房间每天站着练习13个小时;学美术,可以在街头和老师画速写到自己不知不觉睡着;为了写一篇文章,改上十几遍,我的很多决定都受到家庭和家人的影响,我知道很多事情只要我想做,我就一定坚持的耐力。
高考那年是2008年,汶川地震,很多名校的名额都倾向于重灾区,录取分数提高了60多分,我离自己理想的大学差5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要的选择吧,是选择四川大学还是去北京读书,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去更远的地方。
第一次离开家去北京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从未离开过母亲的视线范围的我,在登上火车,车门关闭,透过玻璃窗看着母亲泛红的眼睛,一动不动看着车窗里的我,顿时眼泪不住往下流。
那里我第一次感受到离别,感受到成长的小心酸。
我从未后悔过去北京,北京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到新浪工作采访了大名鼎鼎的王石,还得到了他的表扬;通过辩论赛获得了北京市大专辩论赛第一辩第一名;去了腾讯学习;去电视台做了导演助理;去超市里卖酸奶赚取租房的费用……
这些我都不敢去想的,我也没想过曾经站在舞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仓皇逃跑的我,可以站在更大的舞台,一些都是选择北京那一刻慢慢改变的。
我不知道如果在川大我会是怎样的现在,或许也不错,人生就是这样奇妙,如果没有地震我或许不会去北京,也就不能认识我家先生,缘分吧,我深信,很庆幸,此刻我的内心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