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在焦虑的时代,为此我们不惜“日夜兼程”,但又陷入了焦虑的死循环中。
1、
《猎场》已经过去了,我一直觉得对我来说最刺激的就是前面几集,特别是郑秋冬从监狱出来和狱警说的一番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这句“想做很多事情,可又怕难做”。
郑秋冬是一名“有志青年”,不甘于平平凡凡地过日子,但又没有白师兄的才气,所以,他想一夜暴富,为此,他愿意去非法贩卖冬虫夏草,他愿意帮助黑老板“忽悠”工人,最后他还愿意在得知是犯罪的情况下继续留在传销组织内。
郑秋冬是一名“有志青年”,他每天积极地挑战大部分人不敢干的事情,就为了摆脱来自白师兄的那份“焦虑”。
可也就是这一份焦虑,让他显得总是离修成正果差那么一小步。
在传销组织中已经成为区域大V的时候,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准备为罗伊人买房子的时候,最终他还是跌入了深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值得庆幸的是,在承受牢狱之苦的同时,他没有磨灭他的那份志气。当遇到刘量体为他指明方向后,在狱中四年的学习和授课没他后来的猎头生涯打下了理论基础。
可还是没有逃脱之前的恶性循环。回到第一个场景,狱中经历成为新的“焦虑”,同时他没法放弃“一蹴而就”的梦想,接踵而来的还是挫折。
我们自以为有志,又像吸食了鸦片一样,陷入恶性循环。
2、
对第一个场景一直无法忘怀,因为这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我不也是一直焦虑着又想一蹴而就吗?
刚进大学的时候一下子参加了好多学生会社团活动,应该专注社团的时候,后来想转去一个更好的专业,就放弃了。在应该花时间学习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专业太偏理论了,还是修个双专业吧。应该磨练专业技能的时候,又觉得现在研究生是需要的,就又放弃花时间专注学习CPA,准备考雅思了。后来研究生阶段好不容易学了不出的学校不错的专业,又觉得要多花时间学习管理和投资的知识才有出息,本专业自然而然就没那么用心。
每一件事都须要我们花时间认真对待,什么都做的好的人离我们凡人来说有点遥远。
每回做出选择时候的理由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最后看着自己的简历,貌似什么都会,什么又都不怎么地。
我想我在本科时特别喜欢听《逻辑思维》和得到APP也是这个原因。这个社会速度很快,信息知识已经变得廉价。80后和90后又是焦虑和期盼成功的一代,无数的商业神话促使他们希望知识改变命运。罗胖子也就有了商机,嘻嘻。当然,专家也变的到处可见。
可大家立马实现目标了吗?貌似围观励志鸡汤文的人要比写的要多的多。
电视中随处在秀的英语,迫使大家不管是在通勤还是吃饭的时候插着耳机学习。晚上既定的早睡早起目标在放不下的手机面前不堪一击。早上开眼的第一时间是刷微博、微信和新闻,生怕落了时代一步。
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起得越来越晚,精神越来越差,干的活也越来越少,面对挫折貌似也越来越迷茫。
我们总是在期盼,欺骗,彷徨。
3、
最近放下了手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把注意力放在泡一壶茶,安安静静地上课,记笔记,写终结,写简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吸收和付出。
没有太多成功学的方法和理念,就只有一个字“静”。
曾国藩常说“厚藏匿锐,身体则如鼎之镇”。我觉得“静”并不代表不发出声音或抖动,而是你愿意把心力托付给很小很小的事情。在写文章中,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或者舞台剧,切忌不能“心猿意马”,切忌不能追求更多,一刻时间只有一心,其他的托付于一个“理”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迅哥儿的百草园之所以有趣,应该就是这一片”童心“吧。
我以为,每个人依依东望,望的是此时此刻这一点时光的最大值,望的是取舍人心的贪婪和畏惧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及推荐,务请读者基于个人独立思考,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如有损失,概不负责。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