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苏州浪花,非常感谢活明白这个平台,让大家能够共聚一堂,畅谈人生。今天有我来和大家分享《弟子规》“入则孝”篇中的第7条: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字面理解,就是我们身边的东西,有的虽小,但是对于孩子,也不要把它私藏起来独自享用,如果这样做了,家长就会伤心的。
我们先来讲一个《陶母封鱼》的故事。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总想着公报私囊,一个总想着占便宜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害人害己!如果有家长觉得是危言耸听,那么看看最近这几年反腐审判席上的那些人,他们也有过童真,也有过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但为什么会走上审判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是他们的自述中经常提到的词句,从当初的小拿小贪,到最后步入深渊,如果他的家人能像陶母那样严格教诲,我想也不至于走到这种境地,留给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而他的父母也将在追悔莫及中度过。
古人接受教育,以金榜题名、封官进爵为终极目标,但是到了近代,随着国外自由思潮的涌入,人们对于成功有了多重的标准,如何让我们都具有成功者的基本素养呢?我觉得应该从我们的孩子就开始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觉得弟子规也应该更具新时代的气息。
我的理解,这里的“物虽小”的“物”,应该是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可以分享的东西,不限于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比如我现在正和大家分享的这些。为什么同时代长大的人,有的乐于分享,有的自私自利,这和小时候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当孩子发生了“私藏”的行为,有的家长会合理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有的家长却溺爱、纵容,不以为然,所以造成了长大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古人其实是非常智慧的,大部分人都把“勿私藏”当成了这句话的主体,觉得只要教育孩子不要私藏东西就好。我觉得这是一种浅尝辄止的教育,重点是应该培养他乐于分享的品质。但为什么古人把重点的隐去了不说呢,如果改成“要分享”岂不更好理解,这里正是古人智慧的地方,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不好的行为,都是采用了“不能”或“禁止”的词语进行限制,这是一种命令式的语气,特别是在道德范畴,如果变成了命令的语气,那就成了教条主义,人们是迫于压力遵照执行,但心里还是有反抗的,这不是古人所希望的结果;而“勿”字是带有劝诫的意味,真正的分享是由内而外的自发性的,所以才用了“勿私藏”这一句,是为了启发人们发自内心的去分享。至于分享的好处,这类的文章太多了,我这里就不在赘述。
我儿子5岁了,我们一起和爷爷奶奶同住,所以经常发生新老观念的冲突,比如他拿了一块巧克力,要给奶奶吃,奶奶可能觉得巧克力太贵了,不舍得吃,就假装说不喜欢吃,我儿子就有点小失落了。这种场景会在很多家庭出现,孩子在0到3岁期间,天生就有极强的物权意识和领地意识,当他开始分享东西的时候,其实并不明白这些行为的意义,也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因为从小和家人相处,有了天然的亲近性,如果家人欣然接受,并适当的夸奖和鼓励,这种行为就是一直持续下去,变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反之,就加强了孩子自私自利的行为。
后来,我发现儿子学会霸占东西了,他经常说:‘’这是我的”。可是,当我给老人说起这种现象,他们很不以为然,说:“小孩子懂什么呀,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其实我父母本身都是很朴实的人,我家兄妹4人,他们觉得也是这样带大我们的,现在这样做也没有问题。
然而我大哥去年离婚了,已经40多的人了,日子过得一塌糊涂,欠了一堆债,他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分享,经常向亲戚朋友借钱,做什么事,从来不跟父母商量;二哥和大哥也是同样的性格,我和妹妹身上也受了一点影响;父母小时候都很苦,把溺爱当成了对我们的关爱,以至于我们后来的生活总是磕磕绊绊。经过反复沟通,父母终于想明白了这样做的危害,所以后来我就有意的引导我儿子去分享,我父母也懂得配合了,到现在,每次只要我带回去什么好吃的,他一定掏出来先给每人分享一下,如果有一个人没在家,他还会特意留上一份。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也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因为懂得分享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同样,这种分享不仅是在家人之间,也应该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网友之间等等,只要有人际交往的地方都应该有分享。
我的弟子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们这个平台越做越好,也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人,让我们这个社会充满爱,充满正能量!
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