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昆老师在他的《中国最美的语文》中谈到,关于长短句变化的考试大部分都覆未没答对。为什么?因为大家对语法都不太重视,所以夏老师着重上了一堂课,讲授语法知识。
他循序渐进,启发大家思考,“什么是短句?”“什么是长句?”
同学们不明所以,他问同学们,
“短句最短有几个字?”
“2个。”“1个。”
“同学们走在路上,突然发现一杀蛇,会'啊'的一声,不会四平八稳地说,这是一条蛇吧。短句是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下用的句子。”
同学们明白了。
又问,“最长句子有多长?”
“无限长。”
夏老师举了两个例子告诉同学们。
第一个例子:
“大家再来看看让我们几乎全班覆没的这道习题: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为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二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意志弥坚的亲身经历。”
①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②他为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③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④他曾二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意志弥坚。
夏老师的学生们重新做了这道题,都做对了。
第二个例子: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批示的禁令。
①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②把这段文字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答案①:不允许。
答案②:(1)某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 (2)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3)地方法院今天又推翻了这一禁令。
“长句特点是结构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长句一般用于书面语。我们做的长句变短句就是将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复句或句群。
看完这两个案例,我也理解了。长句和短句的区别和用法。特别是长句的意思或几个意思的划分以及变化短句。长句一般是定语较多,先把主谓语找出,顺腾摸瓜找出定语,层次分明,才能分清是什么意思。
据我看过的书,感觉外国文学用的长句较多,看的很绕,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以后再读国内外长句,诸如此类层层划分成短句,就会一目了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