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我希望每个家长都能用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正确方法来教育,来指导自己的孩子。
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在纷繁复杂的经典教育理念中寻找出更加客观,更加适合于当代的教育方式。
我们还要做的工作是,要向国外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学习,学习他们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实施了24个年头,但我们的孩子仍然处在一个明显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因为最终的目标——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一直没有变,而且随着学龄人口的增加、父母意识的提高,教育成了很多家长最紧绷的一根弦。
面对这种情况,你永远无法利用所谓的素质教育跳过这个最大的坎儿。
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的优点,在面对现实时,我们都要为它让步,除非你能找到一个更好的筛选人才的办法。
当今教育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博弈,在博弈中,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让孩子不负众望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又勇敢前行,找到真正的自我、向内发展的平衡点。
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按照素质教育的模式,已经把整个教育系统的框架搭建起来并在不断的完善中。国家政策严格规定了学生在校时、放学时、休息时以及假期时的各种减负办法,各地方政府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严格监督执行。
且不说这个逐步完善的制度是否能够满足多数家长们一直强调的最终目标。素质教育本身的优势就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国家政策:
1.《小学管理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第26号 1996年3月9日颁布)
2.《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教育部印发,教基[2000]1号):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第十条: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学生暑期工作的通知 》(教基一厅函[2013]26号)第一条。
面对这样的汹涌潮流,对于家长,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在这些政策的前列,尽快逃离抱怨的行列——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你的抱怨分文不值还会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有害。
最好的应对之策是提高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的比例,我这里所说的家庭教育,还不仅仅是家长配合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它应该有着更为广阔的定义。
关于家庭教育。
莫言是这样说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其实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要比学校和老师深刻而直观的多,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用心的父母。
卡尔.威特是这样说的:家庭应成为孩子的乐园,不良少年是冷酷家庭的产物。然而,所谓乐园,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纵,家庭应该处处注意礼节,不可放纵,对孩子的教养以爱为中心就不难进行。
家庭教育是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最好补充,用好了我们便领着孩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用不好便扎扎实实的将孩子推向应试教育的怀抱。
家庭教育,总的来说,是家长们自我成长,最终走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一种有效手段。
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
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便是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你对待妻子的态度,便是儿子对待母亲的态度;
你对待他人的态度,便是孩子对待同学的态度;
你处理问题的方式、面对困难时的状态、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你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会体现到孩子的身上。
“看见她妈的脚后跟,便知道她女儿的八二分。”
话糙理不糙,生活中,如果小女孩穿的利利落落、打扮的精精干干,不用说,她妈妈也必然如此。
孩子,就是你自身的一种折射。
所以,我们现在常会看到的一种教育理念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方式是父母专注于自我的成长。
一种理念的接受非常困难,即使它是正确的。
我们普遍认为的性格多数由遗传决定,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性格是后期受家庭环境影响慢慢养成的,遗传的作用很小。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突然间的反转常常由于我们自己的思维惯性,无法顺利的转变思路,这个我能理解,因为我们这辈人都是这么瞄准一个目标——高考,不断的前行。
应试教育帮助了我们这代人,因为它只强调结果,强调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在那个单一的年代它是适用的。
素质教育更强调个人能力的发展,向内求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它必然更适应当下,其实也适用于当年的那个环境。
对于孩子的培养,现在学校普遍采取的方式是:将作业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这种作业的型式也是五花八门,常常要消耗掉家长大量的精力,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持反对态度。
我理解这些家长,因为我明白他们的想法: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我把孩子托付给了你们,不就是让你们去做这件事情的吗?为什么最后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成了家长的,那,老师是干什么的?
他们无法接受:
无休止的奇形怪状的根本不适合孩子的作业,老师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们也不理解:
现代教育更加提倡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他们非常清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素质教育通过做题不可能实现。
稍微琢磨一下,他们也能理解老师布置这些让他们厌恶的作业的目的——全方位的培养孩子的能力。
在校时间已经被大量压缩,把这些家长们厌恶的作业再留在学校,那么在校的时间,孩子们还能做些什么?
他们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未必考虑过素质教育之于应试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它到底占据着怎样的比重?又如何提高?
学校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家长们所希望的挑战最大boss(高考)的应试教育,还会有多少时间来对你家的孩子实施素质教育?
所以随着现有体制的变化,家长们必然要承担更多的事情,因为这便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在暂时无法改变的评选机制下尽力提高孩子素质。
面对此情此景,家长们如果真的明白了,还会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吗?还会不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来应对孩子的迅速成长吗?
我想,不会的。
因为现在的教育格局基本上确定为应试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在家庭。
孩子最终走的有多远,家长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非老师,更不会是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