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毛选(031)】
《五四运动》是毛泽东为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写的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发表于1939年5月1日。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但里面很多主要论断,意义重大。
毛泽东与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一座界标。作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毛泽东在长沙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湘江评论》,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对湖南反帝爱国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1919 年7—8 月间发表著名的《民众的大联合》论述五四运动:
“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发表的对五四运动的评价,肯定了五四运动深远的社会影响。作为五四运动的宣传者,毛泽东从运动中认识到民众的伟大力量。在《民众的大联合》还写道:
“我们已经得了实验,陆荣廷的子弹,永世打不到曹汝霖等一班奸人,我们起而一呼,奸人就要站起身来发抖,就要舍命的飞跑。”
这也是毛泽东最早公开支持五四运动的表示,被当时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的罗家伦称许为对“五四”学生运动的准确解释。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因此被北京大学《新潮》月刊编辑傅斯年称誉为全国最有价值的杂志之一。
二十年后再论五四运动
二十年后,1939年五四来临之际,毛泽东再次撰文评论五四运动。本文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文章指出: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文章指出,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二、“走必由之路”
本文并没有专注于五四运动,而是把五四运动作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的一个阶段: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如果要从它的准备时期说起的话,那它就已经过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等好几个发展阶段。今天的抗日战争是其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最伟大,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阶段。
共产党的出现使中国的民主革命发生重要的变化,即先是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最终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从鸦片战争以来,各个革命发展阶段各有若干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共产党出现以前及其以后。这种民主革命是为了建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社会制度,即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的前身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近百年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它的后身是社会主义的社会。
这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若问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首先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斗争,然后再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那答复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三、“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这篇文章要强调的,最终还是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的问题。这是从革命成功的条件说起的。文章指出:
民主革命的完成依靠一定的社会势力。这种社会势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进步的资产阶级,就是革命的工、农,兵,学、商,而其根本的革命力量是工农,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如果离开了这种根本的革命力量,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
虽然知识分子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对于这种结合,毛泽东强调的非常严格:
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而不在乎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的。
最后,他发出号召:
全国的青年和文化界对于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负有大的责任。我希望他们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全国民众奋起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全国青年们,努力啊!
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参与五四运动的最高政治领袖,也长期关注和研究五四运动。在发表《五四运动》一文三天后的5月4日,为纪念五四运动20 周年,他又作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