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温《什么是教育》,这段时间一个人在后面跟进,紧赶慢赶才在新的一本书开启之前结束。
即便如此,自己阅读的还是童可依版本的。而且是字斟句酌,停留在表面的学习。
认识到完满p149,精神贵族p153,逻辑辩难p181。
在这些新的词语面前自己已经感觉字典是必须要的,在蒙圈的状态中感受着重读的关键字、断句的必要,有时候一口气该到哪里都是在读完之后发现的,为一个个的细节感到惊奇。
迟迟没有打卡,为自己的无痕阅读惭愧,中断的第一天起就在没有跟上过,像极了班里的学困生。经历这本书的阅读,会对更多课堂上的无助现象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学生们学习的努力方式。
争取这两天再温习一遍细节,筛选出来哲学的味道。把自己的在场感度读出来。
意外发现文献对照后面是作者的译后记,感受了另一股思想的启迪,读出来童老师满满的赤诚之心。
每个人确实都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思考的内容。判断的标准,在分辨中明朗、清晰。学习的自由,依赖于自律。
今天感悟作者观点:
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应当培养一种科学态度,既可以为追求客观知识而暂时悬置自己的价值观点,不偏不倚地分析事实,并保持怀疑和问难的能力,从而将知识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观察、沉思和对周围世界的把握。
阅读中感悟:放下先入为主的判断,先理解对方的观点,掌握知识内涵,了解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