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高手同行快马加鞭·与小生老师的一次通话

与高手同行快马加鞭·与小生老师的一次通话

作者: 坚果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6-02-06 00:04 被阅读193次

都说再不努力,就接不到小生老师的电话了。
去年的私导班,我的心情是死水一潭,看着小伙伴们一个个表现优异,无数新面孔一个个超越我绝尘而去,我终于意识到老大说的“我害怕幸福进化俱乐部的人”不是一句玩笑。
今天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也接到过小生老师的电话啦!

小生老师对通话内容的梳理回顾在这里,特别是第6点,请大家认真阅读,这就是我和小生老师的差距,看看一个自带项目管理思维模式的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学会了这一点,遇到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项目化的方式去解决,简直太赞!

小生老师给我的启发

  • 帮我厘清了辅助型和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定义,原来两者的区别是,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获得实时互动反馈,而不是指你学的是原版教材还是老师咀嚼过再反哺的内容!但是,不管老师在场与不在场,这都是一场自我发现式的学习,没有老师在场,你也可以借助别的工具的帮忙,但你的探索过程会更加孤独艰难,或者漫长,但这条路走通了收获巨大,你就是老师。辅助型和非辅助型并无高下之分,对我们来说,反而应该学会多借助老师、高手的力量,多提问、多碰撞、多交流。
  • 在交流过程中,突然想到,管理效果公式其实是面向管理者的,公式给他最大的帮助是,应该把现状分析清楚,针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有什么管理工具就用什么,或者管理工具应该越多越好。
  • 鼓励我继续思考,把关于公式的理解写出来。
  • 提醒我不仅要写,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输出方式,而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输出方式,鼓励我多分享,多与高手电话交流。
  • 提醒我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模仿要超越。
  • 提醒我成长的终点是幸福,不要本末倒置。
  • 提醒我模型只是对客观现实的抽象,只是帮助我们理解客观现实的一种工具,不要沉迷于用完美的模型来指导自己每一步,而忽略了自己去试验、去实践
  • 提醒我老大未必对公式想得很成熟,建议我把形成的思考成果与老大沟通。
  • 提醒我把想做的事情变成愿景、目标不要留在空想和偏执。
  • 肯定了我在不同模型间进行横向关联比对的探索尝试。
  • 讨论了局限性的问题:一旦意识到局限性,可能就是已经超越了原有的局限了。
  • 建议我把掌握写规划纲要的能力作为5年愿景,分解到年目标、月目标。
  • 给我提供了思路和佐证,坚定了我对P和G也是一种管理工具的解读。

一个回答不出的问题

都说能引发别人思考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小生老师的问题真是高能。
小生老师看我文章里提到分析研究能力,他问我什么是分析研究能力?哪些能力属于分析研究能力?怎样才算掌握了分析研究能力?
这个问题是完全超越我能力的,其实电话中我根本回答不出来,不过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会像一颗好奇的种子一样,埋在大脑皮层深处,伺机等待着萌发。
我只能结结巴巴地从为什么会想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这一能力和教育阶段的关系讲起,讲了半天都在外围,一点都没有涉及到核心概念,而且讲的全是在复述已经写在博文里的内容,看来除了经过博文梳理过的是内化过的、属于自己的东西,大脑里装的全是碎片!难怪看不进、说不出、写不来!
我现在简单地回应一下对研究分析能力的认识,非常粗浅,欢迎大家指正:

研究分析能力包括抽象能力、逻辑能力、结构化能力、模型化能力、观察能力、解释能力、区别能力、关联能力等。

另外,研究分析能力与科学研究态度同等重要,科学研究态度包涵尊重客观实际精神、求知探索精神、质疑精神等。
至于研究方法,只能暂时参照百度百科,老师当时在希尔顿讲Methodology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认真听呢?真是很少有老师会跳离学习内容来给我们讲实际方法的呀?我真想穿越回去一巴掌拍醒自己。

感觉到小生老师的特点

  • 条理性强,主旨明确,断掉的点能够重新连回来
  • 很善于为事物分层次,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娓娓道来,比方为了帮助我理解不同层次主动性的区别,把打电话的主动性分成3层座位例子;比如说到输出的好处之一是获得影响力时,我插嘴说,最大的收获是能够和高能的小伙伴交流碰撞,他说对,这是我下一个层次要说的
  • 与现实联系紧密,脚踏实地,注重实践,不向我总喜欢讲大道理、穷究其理,在意是不是明白了,不在意是不是去做
  • 非常虚心、空杯和宽容,相比小生老师,我是个表面谦卑,内心自傲的人
  • 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从为别人着想的角度提出很多善意的建议、劝导
  • 善于发现和总结,不断地从我们的聊天中发现和总结受到启发之处
  • 善于运用抽象词汇,可见具备相当的抽象思维能力

反思自己在电话中的毛病

  • 不关心别人,每每谈到自己喋喋不休海阔天空
  • 不容置疑的口气,自己咬定的问题绝不容别人反驳
  • 擅长说感性体会,不擅长理性分析
  • 急于表现,急于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夸夸其谈,说完又忘了大半
  • 思维发散、跳脱、信马由缰
  • 一着急又开始夹杂英语,说明其实思考非常表层,并不知其所以然

下一步行动

  • 继续对公式的理解思考
  • 把思考的内容和老大交流
  • 找一下小生老师去年私导班7、8月份时候的一次分享(谢谢小生老师特意贴出来给我,大家也一起学习一下)
  • 制定愿景、分解目标

相关文章

  • 【社交】电话输出-因为打电话产生的博客汇总(不断更新)

    写在前面 这是一个高能的博客汇聚站。 与高手同行快马加鞭·与小生老师的一次通话 2015年底揩油活动 作者:囡囡做...

  • 与高手同行快马加鞭·与小生老师的一次通话

    都说再不努力,就接不到小生老师的电话了。去年的私导班,我的心情是死水一潭,看着小伙伴们一个个表现优异,无数新面孔一...

  • 感悟

    与智者同行,立心立德,与高手学习,立言立行,与命运共处,立身立命,与善为伍,与智者同行,激发自身保持不断的学习,实...

  • 【0705 晨读感悟 】不与高手同行的皇帝

    看到与高手同行这个成长理念,我想到了最近在追的一部剧《楚乔传》,剧中的皇帝就是一个不敢与高手同行的人。 燕王和皇帝...

  • 与老师通话后…

    最好的师生关系是双方能随时自由分享观点吧~ 最近与老师的几次长时间的通话都格外有意义,分享在各自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和...

  • 晨读感悟|与高手同行

    在生活中,一个人想要变得更加优秀,自身要非常努力外,而跟他眼界和格局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

  • 与高手精英们同行

    从没有觉得写文章是多痛苦的事情,从小到大,谁让我写个命题作文,我都能很快地完成任务,即使不是每篇下笔如有神,也总是...

  • “不缺舞台”的遐想

    经常跑步的伙伴,我相信体会过运动场上与高手同行的“竞技状态”,这种状态与自己独跑状态的差别很大。我每一次刷新个人配...

  • 13/14周二

    再一次上释经学,听到老师讲得更细,并且讲到在操练与主同行是释经者的必要条件之二,并详解与主同行时,热泪盈眶。 下午...

  • 给小生老师打电话

    终于和传说中的小生老师通了电话,满满的都是干货,半个多小时的通话信息量很大,解决了我很多的疑惑。这次主要向小生老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高手同行快马加鞭·与小生老师的一次通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fy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