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博爱之谓仁

博爱之谓仁

作者: 太极阐教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21:26 被阅读0次

博爱, 广泛地关爱所有人。

《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

三国 魏 曹植 《当欲游南山行》:“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宋 欧阳修 《乞出表》之二:“臣闻愚诚虽微而苟至,可以动天;大仁博爱而无私,未尝违物。”

《孝经·三才章》:“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

博爱是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颗热忱的心”但是,博爱的“爱”是有程度限制的,因为这种爱因为范围的广泛,所以只能是一种“泛泛的爱”最简单的对博爱的定义就是“对其他人有一种热忱的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的人”。

在中国战国时代墨家就有“兼爱”的论述;唐代的韩愈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我们使用这个概念一定要既有继承学习又有发展创新,使其赋予时代精神。博爱是以爱人为基础,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提出和明确博爱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表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理所应当的要成为教育的,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

博爱是要人有博大的心怀,要能容得下大千世界,尤其面对成长中的儿童少年,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大量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只要有适宜的成长环境,每位儿童少年都能健康发展成为人才。

博爱是奉献,要战胜自私、小集团主义,也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把道德范围向自然界扩展,不向环境透支,不向后代举债,面向未来,这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目标。

博爱是一种崇高的爱。


摘自百度百科!

相关文章

  • 博爱之谓仁

    博爱, 广泛地关爱所有人。 《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

  • 原道

    原道 唐代: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 《原道》反思

    一、大概总结 1、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 【2017-7-13】 读《与黄勉之书》

    原文 【28.4】来书云:“韩昌黎‘博爱之谓仁’一句,看来大段不错,不知宋儒何故非之?以为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

  • 【农道商学院】标识释义

    【爱农】 博爱之谓仁 爱是真诚、信任、宽容、理解、关心、无偿地付出!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

  • 万化归一白话化书之62:得一

    卷四 仁化 白话化书之62:得一 原文 得一 旷然无为之谓道,道能自守之谓德,德生万物之谓仁,仁救安危之谓义,义有...

  • 心想生解读:《传习录》第18集之‘大学拷问’节选

    01 君子亲亲而仁民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

  • 「心之海」等你

    祈祷 大爱之仁 汇聚江城 逆行的勇士 期待 圆满回归

  • 《孟子》海说90: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海说90: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尽心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

  • 君子对待万物

    《孟子》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 孟子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爱之谓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gc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