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培养孩子好的作业习惯
从开学第一天起,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养成按时在家写作业的习惯。按时写作业是一种表现,背后的意图是:按时、按量、足额完成学习任务。
开始做作业,家长把作业念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记住,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写作业,不要打扰他。写得不好没关系,要尽快写完
引导内容:闹钟提醒写作业
开学第一天起,孩子放学到家后,把闹钟或者手机里的闹钟设置好,休息二十分钟,给孩子喝点儿水,吃点水果,和孩子聊聊学校发生的事情。闹钟响了,就开始写作业。
1.所有的作业,都让孩子自己做
刚开始,孩子做得肯定不好,如果家长想纠正一些事情,一定等孩子把作业全部做完之后再去做。家长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纠正的冲动,同时巧妙地挡住老人。记住,一旦“学习变成家长的事情”,事情就糟糕了。
当然,有时候我们得帮孩子念题目。但是,念题目也要在孩子主动提出来后你再去,否则就不要去。
2.闹钟一响写作业
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有一点很重要:不要跟孩子提作业。直接用行动去引导就行了。和孩子一起回到家,就定好闹钟,跟孩子说好:二十分钟,闹钟响了,就开始写作业。刚开学,孩子兴致高,可能会说马上写。不用劝孩子,上好闹钟,给孩子喝水、喝酸奶、吃水果。时间一到,马上坚定地让孩子开始写作业。
在休息的二十分钟时间里,要温和而坚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就给他们喝水、吃水果,不要给孩子看书、听故事、看电视,等到闹钟一响,就让孩子开始写作业。
3.足量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不只是笔头作业,凡是老师当天要求回家做的,都是作业。非笔头作业要从一开始就严格做到位,如果没有作业,就让孩子朗读英语和语文课文。
家长坚持要求孩子足额足量地把作业,以最快的速度,不折不扣地完成,这就行了。如果看到孩子写得不好,等全部写完之后,再和孩子回过头来修改。不要一边写,一边改。这时候,不要关注作业的质量,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等孩子能做到作业都按要求写了,不磨蹭的时候,再去解决质量问题。
4.不要私自在家增加作业
学期刚开始,要让孩子严格跟随学校的步伐走,一步不慢,一步不快。小学一年级,课内的内容,相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讲,是比较简单的,孩子都能学会。之所以这样慢的进度,是要靠学这些内容,学会怎么学习。如果家长把学校的韵律破坏了,可能短期之内孩子“成绩好了”,可从长期来看,对孩子没有好处。
唯一不影响学校总体安排的作业,就是朗读。朗读,对孩子学习,又特别有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