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34720/c28113e0f643846a.jpg)
❤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为了响应毛主席“开门办学”的号召,全国各地的很多学校都会派出师生去农村进行上山下乡学习活动。静秋所在的高中也是,而她也刚好是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几个下乡学生之一,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到了将要学习的地方——西坪村。
那是她和老三初次相识的地方,也是和老三永远再见的地方。
刚进村的小山坡上有一颗很有名的山楂树,又叫“英雄树”。之所以叫“英雄树”,是因为这棵树见证了无数英雄革命先烈的牺牲,据说因为这块土地浸染了无数人的鲜血,开出的山楂花也从最初的洁白慢慢变成红色,但没有人见过是不是真的开过红花,只是一代又一代的村民都是这么说的。
到了村庄里的时候,生产队长张队长把静秋一行几人进行了食宿安排。静秋被安排在了张队长的家里,她大概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不经意的安排,却让那个人永远住进了自己的心里。那个人,就是老三。
老三其实不是张队长的儿子,他是村里地质勘探队的,因为张队长一家对他都不错,把他当做自家儿子一样看待,就叫他老三。
老三真正的家在省城,是一个高干家庭。但即使是高干家庭,在那样的年代里,也经历了很多的浮浮沉沉。父亲挨批斗,母亲实在熬不下去了,选择了跳楼自杀。
![](https://img.haomeiwen.com/i3434720/eaec8274f5506404.jpg)
❤
第一次见面之后,老三和静秋也彼此熟络了些。有一天午后,静秋正坐在屋里桌子上编写革命教育课本,窗外的院子里刚好传来了一阵说话嬉笑的声音,静秋拉开窗帘,往外看了看,是老三正在帮人剪头发。
屋外的老三熟练的给别人剪头发,屋里的静秋看着仅一窗之隔的大男孩傻傻地笑。
剪完头发之后,老三走到屋里,看到静秋正在写材料,是关于村头的那棵山楂树的故事。简单说了几句话之后,老三就出去了。临走前,还给屋子里换了亮度强一点的灯泡,害怕屋里视线太暗,静秋写材料伤眼睛。
这一次见面说话之后,连续好几天,静秋都没有看到老三。心绪不宁的她以为老三被调走了,直到第二次老三再次出现在他的屋前时,她才知道原来他是去二队帮忙修柴油机了,回来时,还给她带来了一只新的钢笔。
那也许是她第一次对异性的真正有了好感,以及清晰了因为见不到一个人而怅然若失的感受了吧。但即便如此,当老三再次出现在眼前时,她还是把那种怦然心动放在了心底,用浅笑表达喜悦,用平静表达羞涩,借别的话题打开话匣子。
❤
中途有几天,因为静秋需要回学校排练节目,需要暂时离开村子。临走前,老三答应她,等她回来的时候,他会去县城的汽车站里接她。
车站外昏黄的路灯下,老三早已等候了好久。静秋刚一出来,就把身上的大衣披在了她的身上。因为已经来不及赶回村里了,老三和她就在半道中的村民家中借宿一宿,第二天天还没亮透,两人又匆匆忙忙地赶路了。在那条蜿蜒的溪流上,两个人影在清晨的雾色中用一根树枝连接,老三走在前面,用手握着树枝的一头,静秋紧随其后,握着另一头。走着走着,两只手就握到了一起,那是他俩第一次牵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转眼间,静秋和同学们下乡学习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也就是在即将离开的关头,静秋听说了老三在省城有对象,静秋本以为老三是真的喜欢她的,对她的好都是全心全意的,没想到他已经有了对象。顿时,对他的好感全无,离开的那一天,她略显生气地拒绝了老三为她准备的东西和一些零钱,可走到山楂树下,她还是有点不舍,一步三回头,希望他有对象的事不是真的,希望还可以再多看看他和她一起共同生活的村子,希望可以看到山楂树开的花……
直到有一次,张队长的女儿来看静秋时,才告诉她老三并没有对象。别人口中的对象,只是老三的妹妹。静秋走之后,老三并没有放弃对她的追求,一直暗中关注着她,帮助着她。
不管是让张队长的女儿给她带钱,还是让张队长二儿子送去的为她母亲治病用的冰糖、核桃,以及让他弟弟拎回去的那一篮子红艳艳的山楂果,老三一直都在默默的帮助,默默的付出。知道了事情原委的静秋,也渐渐地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3434720/99cd5bf7035565e1.jpg)
❤
再后来,两人又见面了,又像之前一样好了。但在那样的年代,两人之间的恋爱仍旧不那么明目张胆,偷偷地,又时刻警惕着。
老三为了能经常见到静秋,便与其他的同事长期调班。给她的弟弟妹妹带去油条,带她去游泳。虽然在一块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但只要能在一起就足以让两人觉得幸福至极。直到有一次,静秋因为主动帮忙修复学校的体育场,脚被水泥石灰烫伤,两人在从医院回来的路上,刚好撞见了静秋的母亲,于是,他俩之间的事情和关系也就被静秋的母亲知道了。
静秋的母亲和他说明了家里的情况,也说明了静秋现在所处的境况。老三答应静秋的母亲,在她还没有正式转正之前的这一年内不再与她见面,他愿意等她。
果然,好长一段时间,老三都没有再找过静秋。直到有一天,静秋听说老三病了。当天就和母亲撒了谎,和学校请了假去县医院看他。因为医院晚上不让家属或者亲友陪护,一开始躲起来后来被发现的静秋也被赶出了医院门外,在门外整整守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老三就带着静秋上街去了。给她买了牙膏牙刷,以及如山楂果一般鲜红的布料,给她做身衣服。为了不像昨天晚上那样,老三特地借了医院护士的个人宿舍,晚上陪着她。
在如今这个以为睡在一块就非得要搞出些什么事情来的社会里,老三对她的爱就是那样的单纯,只是紧紧地搂着她,让她安心的睡觉。
三天很快,临行分别的时候,老三把静秋送到船上,两人隔着一整条河,相互拥抱。豆大的泪珠,从脸庞滑落,谁会想到,这一次的见面,竟是最后一次的有说有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3434720/5e88823bfe7867c1.jpg)
❤
自这一次的见面之后,老三就再也没有联系静秋了。静秋千方百计的打听他的消息,也是杳无音讯。医院没有,学校门口的收件箱没有,张队长家那边没有,包括老三曾经工作过的地质勘探队也没有。
都说他得了白血病,病的很严重,可都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
直到有一天,静秋正在给学生们上课,门外有老师叫她,说有部队的人开车找她。她匆匆赶回家把那天做好的如山楂果红的衣服穿上,跟着车,火速地感到医院。
医院病房里,早已站满了很多人。老三躺在床上,全身乌黑,已经无法完全睁眼了。一直在坚持着,等着静秋,来和她做最后的告别。
微弱的目光里,老三直直地望着天花板,静秋随着目光,看到了那张老三生病时她第一次来看他是拍下的合照,面孔清秀,笑得大方。
静秋来看他了,一遍遍喊着他的名字,也穿着那件好看的红衣服来看他了,但老三无法好好地在看一看她了,也无法回应她了。
还没来得及轰轰烈烈,就要永远分别。还没给对方最好的一面,就要学会缅怀。一直都在珍惜,却还是输给了意外。
但也正是这些无法预料到的意外,才让很多人在还来得及时候去认真付出,用力给予,加倍珍惜。因为有的人一走就是一生,一别就是永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3434720/85f7cfd820f43d86.jpg)
❤
电影看到最后,突然让我想起木心写的那首《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是啊,以前的人们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承诺,没有那么多虚假的口号,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留一份感情的真挚与诚实。
在那样一个羞于说出“我喜欢你”、“我爱你”这样字眼的年代,却付出的最多,认真的最彻底。陪着自己最爱的那个人,一直走,一直爱……
而不是像如今的时代,整日在情场里打转,在你我之间来回暧昧,任由感情肆意蔓延,不知道自己爱的是什么,也不在乎感情的珍贵……
越来越稀薄,也越来越让人羡慕父母以及爷爷奶奶那一辈的爱情。于是想简单,想平淡,想真真切切。
可是那不就是我们最初很普通很简单的品质吗?怎么却不知不觉的丢了呢?
❤
老三走了,按照他的遗愿,骨灰埋在那棵山楂树下,好可以永远守护着那段与她关于这棵树之间的点点滴滴的时光。
电影落幕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那是他们第一次约会时老三对她说的——
“我还有一年转正期呢……”
“那我就等你一年零一个月……”
“我妈不让我二十五岁以前谈恋爱……”
“那我就等你到二十五岁……”
“要是到了二十五岁也不行呢……”
“那我就等你一辈子……”
老三永远的走了,把对她的那份爱也带上了,一并埋在树下,永恒地守护着,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后来,山楂花开了,是白色的。一如老三对静秋的爱那般白净,纯洁……
![](https://img.haomeiwen.com/i3434720/3e0699c55206201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