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之前的日子,过得却是有些糊涂。
一如绝大部分人到这个年纪的常态,我在16-21这段青春期转成年人的时光里,过得也并不愉快!
叛逆、彷徨、任性、无助、了无生趣、不知未来!
于是我去追寻了我那还算稚嫩的理想—成为作家。(当时仅仅只是颗种子。)
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怎样才算是一个作家?又或者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作家,只是单纯地顺着自己的心去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自己想做的人!
但对于那时候的想法,现在回忆起来,却是有些过分和自私的。
因为千百年来,能量守恒定律从不曾失效,这世上并没有不付出代价的事物,或许唯一的区别是,这份代价是来自于你还是那些爱你的人。
而我对写作的追求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来自于这世上最爱我的人—我的父母!
他们信任我,拧不过我的倔强与胡闹,只是普通人的他们只能做他们所能做的,那就是支持我,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哪怕承受着来自各处的压力和朋邻的白眼。
但是,最终我还是让他们失望了!
因为,那时年少,稚嫩的我并不懂坚持的意义和努力才能收获的道理,仅仅凭借兴趣支撑的理想抵不过书写文字本身的枯燥乏味以及所需的持之以恒。
于是三分钟热度的我便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最终“饿”死在前往梦想的道路上。
或许,比较幸运的事情是,向来比较理性的我并没有深陷自我,任意妄为太久。
追逐的道路上,偶然抬起头去看去听去想,我突然看见了父母的满身疲倦,我无意中听到了亲戚们失望的叹息,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看不到光明的未来。
我幡然醒悟,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或许坚持梦想本身并没有错,但当你在一件事坚持两三年都没有任何收获,且带来的只有爱你的人愈来愈重的负担以及更多更多的失望时,那么,我想我们就有必要停下来反思一下,我们的坚持是否有意义。
我想,所谓的梦想或者说理想,那是一种美好而神圣,甚至可以说是闪耀着光芒的,充满着正能量的事情!
而不是,带着颓废,让亲人朋友失望,且黯淡无光的坏东西。
那么,我是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会把一件本身美好的事情变得这么糟糕呢?
我陷入沉思,然后想明白了几点。
1,追逐梦想的前提是,当你有能力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时候,而不是依靠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支撑。
2,不管你是想成为作家,还是其他伟大的存在,永远没有站在一个地方就能成功的道理,你需要学习,需要去经历,去把你所学与现实融合,那才是走向成功最正确的道路。
3,坚持才是成功的奥义,努力不是!
我想明白了,于是我花了大代价去学习了计算机,因为我看中了它在未来的潜力,深信它能解决我的困境,并支撑我在梦想的道路中越走越远。
而本文,主要是个人在计算机生涯中,所学习的,并亲身经历的,在桌面运维这条路上,所归纳总结并书写的一些技术经验。
仅以此献给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