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胖东来与卜式——读《史记·平准书第八》

胖东来与卜式——读《史记·平准书第八》

作者: 儒生闲谈 | 来源:发表于2024-12-05 11:07 被阅读0次

       一

要说当下中国的商界,河南许昌的胖东来怕是一个唯一的传奇。胖东来不靠延长营业时间等这些常规手段去提高经营利润,反而以员工一年近150天的休假和比其它企业高得离谱的收入而名闻商界,更反常的一项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那就是如果你想去胖东来的超市逛逛,对不起,你得提前预约!在胖东来面前,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句商界铁律居然失效了!真真奇怪。

我有一个师弟在山西忻州工作,他是有仁心爱心那种人,在当地组织了一个樊登读书会,他对当下社会的各种现象一直比较关注。山西是晋商发源地,他可能是刷视频看到了胖东来,于是好多次在微信上问我真实的情况。虽然平顶山和许昌相距100公里不到,而且我也途经许昌多次,我身边的好多朋友也都专门开车去亲身感受胶东来的氛围,但我近来因为家事和身体的原因,一直没有去许昌亲自进行现场感受,因此,也就谈不上对胖东来有什么切身的感受。

昨天是术后回家的第三天,一个人坐在茶桌前看《史记》。继续术前看的那篇《平准书第八》,里面关于卜式的记载,让我把胖东来和卜式联系了起来,仔细阅读之后,我更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胖东来现象其实根本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一直流传的共同富裕文化这一血脉在当代商界的再次强劲喷发而已。

        先看看《史记》上相关记载。

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亲死,式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馀,田宅财物尽予弟。式入山牧十馀岁,羊致千馀头,买田宅。而其弟尽破其业,式辄复分予弟者数矣。是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卜式上书,愿输家之半县官助边。天子使使问式:“欲官乎?”式日:“臣少牧,不习仕官,不愿也。”使问日:“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日:“臣生与人无分争,式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顺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于人!无所欲言也。”使者曰:“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 而匈奴可灭也。”使者具其言入以闻。天子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去。式归,复田牧。岁馀,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人者籍,天子见卜式名,识之,曰:”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边。”乃赐式外徭四百人,式又尽复予县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乃拜为郎,布衣屩而牧。岁馀,羊肥息。上过,见其羊,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斥之,毋令败群。”上以式为奇,拜为缑氏令试之,缑氏便之。迁为成皋令,将漕最。上以为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

……

齐相卜式上书曰:“臣闻主忧臣辱。南越反,臣愿父子与齐习船者往死之。”天子下诏曰:“卜式虽躬耕牧,不以为利,有馀辄助县官之用。今天下不幸有急,而式奋愿父子死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赐关内侯,金六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天下莫应。列侯以百数,皆莫求从军击羌、越。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馀人。乃拜式为御史大夫。

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贵,乃因孔仅言船算事。上由是不悦卜式。

……

以上是司马迁以史学家清醒、客观的笔触为今天的我们展示的汉武帝时期那个经营奇才卜式的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卜式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是特别有经营能力,靠一人养羊而迅速致富;二是他具有儒家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之心;三是他善于进行理论提升,他把养羊与治理天下统一起来的观点,与许由的那种从养马而论治天下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胖东来老板于东来的行为和卜式比较一下,我们当然可以看出于东来的做法其实就是卜式做法在现今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所不同的只是胖东来的做法要比卜式的做法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毕竟,于东来是处于交通、信息、资源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于东来所能使用的资源要比卜式不知高多少倍。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亲身实践者,而这种散财济世的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古代还是当代,其实一直都没有断过,而于东来,就是我们当代的一个鲜明代表。

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人致富的一个窍门,其实就是尽可能多地榨取工人创造的价值从而使自己的财富快速增长。而商人对自己获取的那些财富的处理态度和办法,就是商人人性高下的一个唯一判据。把所有财富全部用于自己或自已的家人、家庭,这是最低的一等,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把这种人称为“吸血鬼”,他们往往在革命的过程中被施以极刑。还有一种是把一部分财富用于保证工人的生活与生存必须,这体现出了财富占有者对财富创造者仅存的一点怜悯之心。再一种就是财富所有者把工人创造财富的大部分又返还给工人,就如于东来所做。于东来说,他把利润的95%都给了员工和管理层,这就是他获得员工和社会认可的根本原因。

那么,于东来的做法能不能全面推行?

卜式第一次要把家产之半捐给国家时,丞相公孙弘给汉武帝说了一句“

“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  在公孙弘这个国家的最高管理人员看来,这种行为并不是人性中本来的行为,卜式肯定有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不但他本人不信,也劝汉武帝别信。可见,让普通的劳动者富足的做法,好多当权者和既得利益者并不人人赞同,这是卜式、于东来他们的做法不能普遍推行的最大阻力。

于东来曾说过一句很”悲壮“的话:我死之后,大家该分的分该散的散。可见,于东来对于他死后的事没有一个完整的、长期的制度安排,他的做法尽管有点佛系,但也确实是个体有限生命面对无限将来的无奈选择,这个问题,估计还得靠国家机器层面来用更广泛和更深层的社会实践去具体回答,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表明,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商纣王把周文王拘在羑里并且将其大儿子伯邑考剁成肉酱让其品尝时,纣王认为天下就该他一个人享用,但最后是周武王联合了几百诸侯一下子就把纣王给灭了。秦国通过战功封爵的办法让新兴地主阶层分享国家的治理权,最终在战国七雄中笑到了最后。孙中山所领导的近代资本主义群体,因其代表面比清朝统治者更广大,因而几次起义就把清朝送上了历史的断头台。毛泽东领导的泥腿子们在当时中国的占比几乎达90%以上,因而,仅仅28年就夺取了全国政权。细较起来,可以看到一个真理,只要新建立的政权其利益的享受面比前朝要广大、深厚,这那这个政权就能长期存在下去,其实,这就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相关文章

  • 读《史记 平准书》

    司马迁用简练的笔法徐徐展开了从汉初到武帝时代浩大的宏观经济场面,从萧条、恢复、繁荣、扩张再到衰退,勾勒出一部生...

  • #红书房#读《史记》365:汉帝国通货膨胀

    读《史记》一整年了。 今天读《平准书》。 《汉书·百官表》说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索隐》进一步展开说平准令均天下郡...

  • 文章不厌千般改

    ——写在《<史记·平准书>新解:跟张七公子读点经济史》发行之后## 在简书团队和多看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的《平准书...

  • #红书房#读《史记》371 造新词:放羊管理学

    平准书·第7天 前情提要:缺钱的汉武帝想起了卜式。汉帝国当时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

  • 《平准书》白话1.汉初到武帝初期

    0.缘起 在多看阅读平台上,我的《<史记·平准书>新解:跟张七公子读点经济史》是有《平准书》的白话译文的。这自然是...

  • 第9季第7周-174霄霄霄宇-史记

    史记平准书 之一 史记中八书之一,主要叙述了西汉武帝时期平准均输的政策的由来。 均输法是指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由国家...

  • 史记·八书·平准书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於是为秦钱重难...

  • 《平准书》白话5.卜式的故事

    5.卜式的故事 皇帝又想起了卜式的话,于是将卜式找来,任命他为中郎,并赐给他左庶长的爵位和十顷田地,又将此事诏告天...

  • 《〈史记·平准书〉新解:跟张七公子读点经济史》发布

    作者:张七公子 简介: 《史记·平准书》所述是汉代平准政策产生的由来,实际上系统介绍了汉武帝以前的富国政策。从中可...

  • 每日一读,《史记》之平准书。

    神州大地,每一次国家更替之后,都将是满目疮痍。因为长期的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庄稼上的精壮劳力,大多变成了战场的士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胖东来与卜式——读《史记·平准书第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im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