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过往

浅谈过往

作者: Coder小咚 | 来源:发表于2021-06-17 20:39 被阅读0次

前言

        转眼间,来北京已有6个年头,从朦朦胧胧入行软件开发技术,到后来转行大数据开发,再到能独立完成一整套的平台建设,仿佛一切都是被时代推着前行。然而并不是我们有多努力,而是时代迫使我们不断学习。

过往经历

        我是15年毕业的,然后毕业前在某金融大厂实习,从事Java后端的研发。期间意识到自己所学的技术在当时的技术圈并不占优势,可能近几年工资水平都很难提升,所以在实习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当时很火的大数据技术了。毕业后成功跳槽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当时虽然面试的是大数据岗位,但后面的工作内容基本都是后端相关的开发。就这样工作了两年半,说实话除了年龄长了两岁,在老家盖了套房子外,技术成长不大。就在17年的11.6的时候我跳槽到了一家新公司,同样是做广告业务,但是成长空间大了很多,当时正处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阶段,计算广告、程序化广告发展迅速,我也刚好赶上了这波潮流,接触到了比较大的流量,和技术要求高的并发场景。在此期间我的Java和数据库技术提高了不少,大数据方面只能说是半只脚接触到了,还没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项目后期空闲时间比较多,但是没有用在技术成长方面。20年初疫情蔓延,我所在的业务线收入骤减,我拿着补偿被离职了。刚开始还没意识到危机,在家一边休息一边看了些计算机底层的书籍,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原理、通讯计算等,但是当我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次疫情影响有多大,大量的程序员被裁,竞争异常激烈,然而那段时间我学习的内容对面试一点用处都没有。在面试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技术上并不占优势,属于游走在Java后端和大数据边缘的程序员。就这样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重大危机,期间心理上可谓是收到了极大的打击。因为以前在技术这方面还是挺自信的,觉得自己技术还行,找工作不难,从没想过会面试这么多家公司之后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就在我面试了60+家公司之后,终于成功拿到一家游戏公司的offer,负责开发一个数据中台。当然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拿到offer是因为我在面试的过程中技术提高了,还是面到后面国内疫情有了好转,反正就是经过一番的努力,终于拿到offer了。回想上家公司,其实挺遗憾,自己没有利用好时间,否则也不至于找工作这么空难,好在期间也没有乱花钱,用这两年半的收入在西安市买了套房子,也算给自己有了个归处。话说回来,就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入职了新公司,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开发工作。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收获颇丰,因为期间接触到了事件埋点、数据采集、实时计算、离线数仓、实时数仓、olap即席查询、bi可视化报表等整个大数据体系,而且是亲力亲为,每个环节都有参与,当时才算是成功入坑大数据了。在我看来技术的成长主要有两个阶段,点和面,而我以往的经历,可以说是达到了面的效果,基本所有的大数据组件用过,前后端技术也都懂,普通中小型项目的搭建基本不在话下,因为这类项目遇到的都是小问题,没有特别难解决的bug。但是如果一直在小公司啥活都干,虽然什么技术都会,但是注定不会所有的技术都精通,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自己没有一个特别擅长的领域,而且学习的都是框架表面的东西,深度不够,思考不够,很容易忘记。而且我认为未来企业需要的是专业性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做深度开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21年5.10我跳槽到一家做电商的公司,负责实时数仓的开发,打算深耕实时计算方向,希望自己更加适应未来的市场发展。

市场变化  

        15年不算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从我毕业到现在,我感觉变化还是挺大的,我就结合我的工作情况来说下。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p2p发展迅速,这方面的公司大量招人,而我也深处其中,帮公司搭建综合信贷平台。后来大概15年的时候,身边好多人去做手机了,移动端业务开始崛起,大佬们在抢占市场,战火一度蔓延到了国外,而我也顺利被洪水猛兽般推到了移动出海方面的广告业务。期间确实出现了红利,身边认识的少部分人发了点小财,红利期大概持续了3年多,后面慢慢就饱和了。再后来疫情爆发,各行各业面临关门倒闭,互联网行业也纷纷裁员,寒冬提前到来。在我面试的过程中,发现游戏行业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反而稍有促进的作用,但是说实话,游戏行业的工作强度那是真的大。再后来这两年,大家可能对社区团购并不陌生。总之一句话,市场瞬息万变,我们每个人都被时代推着走。

技术发展

        笔者本人也是误打误撞走上技术这条路的,报考志愿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就随便选了个专业,毕业之后发现这个专业工作也挺好找,就一条路走到黑了,说下这几年在技术开发方面的一些感受吧。技术这条路刚开始火起来,被广泛使用的技术算是C/C++了,再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编程的流行,Java异军独起,一直火到现在,以至于现在好多技术都是基于Java之上开发的。15年毕业之前,android开发异常火爆,当然薪水也很可观,我当时也想着去做相关开发,也学习了相关技术,但是经过认真考虑后,还是选择刚开始崭露头角的大数据技术,原因是android只是基于Java之上移动端开发的一个框架,给我的感觉是会限制我对整个技术面的理解,本人认为学习技术一定要结合业务,否则很难深入理解。在我入门大数据的这段时间,大数据这门技术也是越来越火,相关Hadoop生态体系、数仓、数据湖等各种概念、各种方法论也层出不穷。大数据技术的概念比较大,每年都有新的理念补充进去,所以一直长盛不衰。期间也火了一些其他的技术,比如17年左右随着前后端分离的流行,前端框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后来随着技术的下沉,企业需要深挖数据的价值,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始火爆技术圈。再后来人们已经不在满足对具体事物的分析,想统一思想,用一套方案解决一类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思想,让机器拥有人的思想,帮人类去干活,就这样人工智能开始大火。总之程序开发是个繁忙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当然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把握最底层的技术,不断接受新思想,一定不会被市场淘汰的。

写作意图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我认为这是初学者进步最大的方式。然而随着技术的提高,自己对技术和业务有了理解之后,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更广阔的格局,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怎样在技术学习的第二阶段突破瓶颈,继续向前呢,我认识必须学会总结,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说下写博客的好处吧,同时也是给自己提个醒,要一直坚持下去。

1. 平时解决问题的时候都是很急促的,目的是处理线上的紧急问题,一般没时间去做深入的思考,可能有些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回过头来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过段时间啥都忘了,可能下次遇到还是需要解决半天,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其实是没必要的。

2. 引用网上一句话,碎碎念不算思考、心情琐记不算思考、唠唠叨叨也不算思考、没话找话也不算思考,其实说白了工作中我们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搬砖,做着重复性的工作,有时候我们认为的工作经验,其实只是因为我们以前做过,然后入职新公司之后有信心自己能干,其实就是有地方复制罢了,真正出问题还是需要去google查的。

3. 文字记录不光能防止遗忘,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人更深入的去思考。有些问题,可能突然间能想到答案,但是静下心来思考会觉得并不是那么回事,而且结果往往相反,我觉得学习很多时候都需要多问自己为什么,而且需要不断的刨根问底,这样才能理解深刻。

4. 分享使人快乐,写作分享自己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能帮助遇到同样问题的人快速解决问题。那么如果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阐述清楚,这是需要功底的,需要长期不断的写作去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方面在面试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体现。

5. 激励自己去不断思考,持之以恒的去学习。技术博客不像是写作文,它用来记录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学习某技术点的一些思考。这个过程其实有两个点需要注意,一是需要去发现问题,这就需要你经常关注系统的各项指标,防患于未然;二是需要保持勤奋,习惯性的做总结,解决完问题要尽早的去记录,因为时间一长很多细节就忘了,文字记录其实也是个复盘的过程。

6. 锻炼自己的文笔,让自己静下心来。可能高中毕业后大家都很少写东西了,电子产品占据着我们大多数的时间,其实这样对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会有影响,如果利用这些时间去写博客,记录自己的成长,也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让自己遇事沉着冷静,处事不惊。

7. 其实决心写博客也是受公司技术大佬的启发,因为我这人擅长模仿,也喜欢较真,我认为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行。总之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份个耕耘一份收获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就算是给自己打打气吧。

近期目标

        今年的目标很明确,目前从事大数据方面实时数仓的开发,主要用到的计算框架就是Flink了,所以第一步就是完全弄清楚这货的来龙去脉,起码把源码给读了吧,以后面试也就不会出现被人说是格局小了。先说下目前我掌握的情况吧,因为进现在这家公司的时候面试的岗位就是实时数仓,肯定在使用方面没啥问题了,目标当然是精通了。我初学的方法是通过看视频,看别人写的博客,对整体的架构也是了解的,每个模块干什么也是知道的,但是似乎又是朦朦胧胧的,说不清楚到底理解多少,所以现在对我来说做总结很关键,我需要一点一点的去剖析,从整体框架到各个模块去深入学习和思考,后面会撰写笔记做记录,也希望和更多的开发者一起学习沟通。

结语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今天很开心,因为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同时今天也是笔者的生日,在这里祝自己生日快乐,也祝福同出生在今天的小哥哥小姐姐们生日快乐!笔芯!

相关文章

  • 浅谈老舅之过往

    为何说浅谈呢,因为确实与他没有什么感情。跟他也没什么来往。亦没什么怨恨。为何称老舅,他也快七十了吧。 我共三个舅舅...

  • 浅谈理想,放弃过往!

    那些年,我也和他们一样。朝阳升起时,踏着露水,望着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背着书包在那小路上,跑着,闹着,笑着。 ...

  • 风铃

    风铃 摇曳 似风中晃荡 似梦中撞响 入耳 碾压了心脏 将回忆珍藏 铃响 浅谈着伤心过往 淡泊了期待无望 沉...

  • 2020-07-02

    浅谈 浅谈模块设计宏内核 浅谈接口设计Flags 浅谈稳定性设计重试 浅谈人员业务结构设计矩阵式 浅谈接口设计 |...

  • 浅谈Filecoin(二)

    浅谈Filecoin(二) 浅谈Filecoin(一)链接:浅谈Filecoin(一) (Verifiable)M...

  • 浅谈runtime关联

    浅谈runtime关联 浅谈runtime关联

  • 浅谈编译过程

    浅谈编译过程浅谈编译过程

  • 浅谈Android Architecture Component

    浅谈Android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浅谈Android Architecture ...

  • 浅谈iOS进阶路线

    浅谈iOS进阶路线 浅谈iOS进阶路线

  • Boolan(博览网)——STL与泛型编程(第八周)

    目录 深度探索 deque 浅谈 queue & stack 浅谈 RB-tree(红黑树) 浅谈 set/mul...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过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jk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