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 中原焦点团队 沁阳智慧父母课堂 焦点讲一.高三 坚持分享第1418天】 2020.11.17周二
不少有问题行为的青少年或非自愿来访者,很少会是已经准备好,要解决问题,积极处理自己的当事人,而常是处于还没进入状态,还没意识到事态严重或不愿意开始改变的状态,甚至是有着抱怨别人干涉太多,觉得玩的还不够过瘾的愤怒情绪,由于咨询师,辅导员,家长及老师往往是积极面对问题者,当想要与这些非自愿来访者建立关系时,辨识这些当事人接受辅导时的状态与动机程度是很重要的,否则周围的人就很容易比这些当事人更为积极,主动负起当事人应负的责任,甚或过于积极提供一些适用于别人而非当事人的建议,尤其当这些当事人没有相对配合时,就更容易引发双方的争执与冲突,在咨询师相关辅导人员及他人的挫败感,而阻碍了辅导的开展。
我们无法命令一个人改变,除非他自己愿意,而且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与照顾自己?因此,如何引发这些青少年产生改变的动机与学习的意愿,使进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起点,然而什么样的态度最能引发这些青少年改变的动机与学习的意愿呢?
首先咨询师和辅导人员与他们建立合作的工作关系。要建立合作的工作关系,咨询师和辅导人员须能先理解青少年。一种开放与信任态度来倾听他们所言的一切,同时也相信他们可以为自己决定以创造什么是最好的生活,以及尊重而不批判,才能开启他们与咨询师或辅导人员合作的大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