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很伟大的圣人,他就叫孔子。
孔子被称为圣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很高,如果孔子放到现在,他可能还没有我们平常人懂得多,他不懂得什么天文地理也不懂得什么数学公式。但他比我们都强大的一点,那就是他的坚持力和他的自省力。这也是他被称为圣人的原因。
孔子从小生活就非常的苦,他三岁丧父。在他15岁的时候他就发愤图强,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这就是十五而志于学。在孔子30岁的时候孔子说我在30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主意了。这就是三十而立。孔子也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创办教育事业,而他的教育并不是像那时候的人一样,只有有钱人才上,而是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来他这儿学习。孔子到了40岁的时候说,我现在可以不被外物是我迷惑。这就是四十而不惑,孔子在一直坚守自己的教育方面,不被外界的任何东西所打扰。孔子到了50岁的时候孔子说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东西。这就是五十而知天命,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和自己应该做的,和力所而不能及的东西。这时候孔子是在鲁国当大司寇,是一个很大的官。孔子非常称职,但是因为孔子自己的理念和他本就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得罪了很多的权贵。但是孔子还是把鲁国变得强大了。齐国知道了以后,就用各种方式把鲁国这国王再次迷惑。孔子知道已经无可救药了,就领着弟子们离开了,鲁国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时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期,过的非常的苦。因为孔子的理念和思想并没有让这些昏庸的人清醒,他们都认为孔子的思想是没有用的。他们大多只是把孔子视为一个要去尊敬的长辈。但并不让孔子有发展的空间。但孔子并没有放弃,依旧在寻找一个可以让他立足的国家。孔子的时候非常的狼狈,以至于让别人看着他像一条丧家之犬,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很多人嘲笑孔子讥讽孔子或者侮辱孔子,但是孔子并没有放弃他的追求,并且说到60岁就应该听见别人的意见。这就是六十而耳顺。经过了14年的奔波,孔子终于重返了鲁国。这时候的孔子已经看淡了他的政治。而把自己的心血,投入在了教育的上面。70岁的孔子这样说到了70才能从心所欲,不超过规矩。这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时候的孔子编写了春秋整理了歌曲。但是弟子颜回和子路的死让他的心事非常沉重。就在公元前749年的这年的春天,72岁的孔子去世了。
之前我总感觉孔子只是一个伟大的圣人,但不知道他伟大在哪儿?现在我知道了。他的确就像一展夜灯,在这个黑暗无光的时代,他是最明亮的。因为他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信仰。没有放弃,并且时刻保持自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