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作者: 彼怀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07:33 被阅读38次

文 | 彼怀

图片来自网络

提到孔子,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可要谁去真真切切深知他,我想,恐怕寥寥无几。

有人曾问我:“你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存在着孔子的形象。《论语中》中有人说应当君子的穿衣,但是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穿着粗布葛布单衣的老头。我本不应当称他老头,在我接触有关他的书籍与文字时,我便能想起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的形象。

书中记载,孔子称孔丘,号仲尼,别称为孔子、尼父、孔夫子。出生于鲁国陬邑,身处于春秋末期。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可见的是,我所想的孔子和书中孔子的形象截然相反,甚至像两个人。我总觉书中的孔子要被崇拜,有种接触不到的感觉。

在我想起孔子和学生们席地而坐,在大树下谈天授课的时候,我能想象到自然的景色、欢乐的气氛,还有各抒己见的每个人。当我静下心来,融入其中的意境时,我发现竟是如此的有趣。一位智者在前,我坐在一旁,交流之间,言语之间,那种陌生感便全然消散了。

孔子被尊称孔圣人,大成圣至先师,至圣。能够有这样的称号,一定有其中的道理的。

孔子所信仰的是“儒家思想”,倡导的是“仁、义、礼、智、信”,其教育的思想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一点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仍可沿用。

圣人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所遗留下的,也是中华所保护的。如编纂的《春秋》,修订《六经》,还有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的《论语》。这些文字,都是不可对此的。

书上记载,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

在当时的社会,孔子被称为最博学者之一,其儒家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记载说,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这样的结果,我想也是必然的。

我喜欢孔子道德教育的“礼”和“仁”两个主要教育内容。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好高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我喜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想要运用它,就要“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华夏子民一代又一代人,他不仅是圣人,也是为我们指引前方道路的使者,让我们更好地努力,为国家的富强添砖加瓦。这,就是我眼中的孔子。


(部分内容由书籍、网络参考)

                                ――  交给妹妹的作业

相关文章

  • 孔子与孔子公园

    在敦煌市区,有一座城市公园,其树木葱茏,花草茂盛,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虽在闹市,但,闹中取静,颇有雅趣。 记...

  • 孔子

    正源有道求问贤,益友良师居杏坛。心意自出投桃李,教诲千人在尼山。

  • 孔子

    多年后的某个夜晚,我静静坐下来,在灯光漂白了四壁的静夜里,回忆那些年轻的故事,记下那些认真痛过也纵情笑过的日子。 ...

  • 孔子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禾)。叔梁...

  • 孔子

    昨天我看了一次孔子的电影,我当天差点就哭出来。他的学生颜回竟然为了他的书而死。还有一个学生为了帮她找食物而死。儿算...

  • 孔子

    文 | 彼怀 提到孔子,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可要谁去真真切切深知他,我想,恐怕寥寥无几。 有人曾问我:“你眼中的孔...

  • 《孔子》

    “衰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孔老夫子叹息道。 起用孔子 公元前500年,俗称“三...

  • 孔子

    一个姓孔的男子 几千年前 一个鲁国人 游学列国创立儒学 后人尊奉其为圣人 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千年风云变幻 几度沧桑...

  • 孔子

    道德形象代言人,政治学术传播者。象征形式人为美,平和音乐转化象。社会等级保守型,艺术审美直观型。游子说教几时空,后...

  • 孔子

    在我对孔子的书本印象里,他首先是个大儒,思想境界极高,仁者爱人,受各方尊敬,桃李满天下,对大事大理看的透彻,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t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