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松弛养育:不控制的妈妈,不内耗的孩子》
作者:[美]沙法丽.萨巴瑞
第5章 抛弃救世主情结
作为父母最难的一课是“学会放手”,而最重要的一课又是“孩子独立”。
这个界限很难把握,因为我们中国式的父母总喜欢大包大揽,小到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到孩子的学习目标、人生规划等。
很多青少年18岁以后,却还无法生活自理,大学宿舍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最要命的是离开父母需要自己做主的时候,六神无主。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家学做家务的很少,而等到初、高中学业忙起来后,更是没有时间,一天的时间以早自习开始,以晚自习结束,甚至结束以后还要刷题到深夜。
所以,仔细一盘算,孩子真正有空闲锻炼生活能力的时候,反而就是小学阶段,
我一直觉得,当你能让孩子在生活方面有独立能力的时候,他在学习方面的独立自主就是水到渠成的。
所以,今年我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他能参与的生活小事,都邀请他加入进来,起初他当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参与多了后,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学会放手,他才能够早日展翅高飞。
本章精华书摘:
放下救世主情结,把孩子培养成不再需要父母的人
让我们成为父母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1)你的孩子不是你“创造”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是生物学机制的作用。(2)养育孩子不是无私的行为。
觉醒式养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我们在孩子眼里变得不再重要。
我们得把孩子培养成不再需要父母的人。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得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全心投入自己的生活。我们得退到后面去,不再频繁发表意见。
管控太多,孩子就会反抗,要么对抗我们,要么对抗自己。
长到十几岁时,他们终于撑不住了。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青春期叛逆”,还用负面词语来形容它。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孩子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如果孩子被过度压制,没有空间去释放青春期天然的叛逆冲动,他们就会在成年早期大爆发,并且彻底走偏。
孩子们的叛逆行为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呈现出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已经厌倦了父母的救世主情结,以及让他们听话和顺从的要求。
年幼时,他们别无选择。但是一旦踏入青春期的门槛,他们就会开始奋力挣脱。
我们应与孩子并肩同行,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在孩子前面,占据孩子的路。
只要我们先观察孩子往哪里走,然后让自己的步调与孩子保持一致,对孩子的养育就会顺风顺水,而不再激起孩子的抗拒。
我们得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大谈自己的想法和说教,也不是做孩子的主人或上帝,而是激发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前进的道路。
等他们长大一些后,我们可以让他们挑选晚饭的食材和周末全家一起看的电影。我们应想方设法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能够练习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如果孩子问我们某件事情该怎么办,我们不能下意识地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嗯,这是个好问题。我得好好想想,我还没想出来……你有什么想法?”就算孩子说不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继续探索也比依赖你给出现成的答案要强得多。
孩子早已准备好展翅飞翔(以与其年龄相匹配的方式)。正因为父母无法放手,他们才会自我怀疑、不知所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