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其实比老外更喜欢过节。原因有两个,一,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国外多。中国历史悠久,各种假期的历史溯源较多,几千年来积淀的历史和教义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一个不忘本的知恩的民族。所以我们怀念爱国人士屈原,我们尊重一线的劳动者,我们珍惜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缅怀先人,我们会在一年中的特别时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做一些自我认为很重要很神圣的事情。这个是过去很多年中国的现实情况,尤其在我们的父辈们的那个年代。
二,西洋节日的传入。中国人对洋人节日的认识得益于西方的传教士,当他们穿着中国道教的长袍在南粤广播“福音”的时候,也将对“天主”的各类庆典带来了。比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而中国人对洋人节日的“批判的接受”却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了。带有鲜明西方文化色彩的节日在渗入中国百姓生活的过程中,青年人是当然的倡导者和鼓吹者。最初主要是外语院校的学生(受外教的影响)和留学归子(已习惯于“洋节”)。他们渐渐地影响着父辈和自己的下一代,更多地是让老百姓知道了什么是“洋节”和过节的“洋相”。
比如,过圣诞节一定要有圣诞树,情人节的时候要给自己的女友(不管有谱没谱)送上玫瑰花或巧克力,而在愚人节就须“善意地欺骗”周围的人或散布一些荒唐的消息等等。而西方人过节,很多是宗教节日,尤以基督教义为甚。对于不理解中华文化的西洋人来说,不理解端午,中秋,重阳,清明背后的文化寓意,自然无从参与其中。而中国人注重的是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商家也会不失时宜地抓住营利的机会,政府当然也不会干涉能够“刺激消费”的“洋节”;至于这“洋节”中的宗教味道,便没有多少人去理会了。对于洋人的感触,大可用“拿来主义”去搪塞,反正是过节,又管他是哪国的节,高兴就好。
当然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在唐人街成为一种标志,唐装旗袍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认识理解春节。现在的情况反而是西方的唐人街,中国一些不甚发达的城镇年味浓厚,北上广这些城市显然是把圣诞当春节,春节当度假过了。网络越发达,人们好像越倾向于把过节转移到网络平台上。电子贺卡,email,QQ空间,微博,微信,慢慢的我们的父母为了跟上我们的节奏,也开始学习如何利用微信跟孩子沟通,如何通过QQ空间状态了解孩子的最近,而不是打个电话或者像以前那样彼此拼命挤出时间陪伴。我们也都有了更多的理由去做一些属于自己的自认为的很重要或者很想要去做去尝试的事情。殊不知,也都是自以为而已。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有各种新闻批判现在的小孩子崇洋媚外,攀比拜金,在批判别人的时候,没想自己也渐渐被影响,也可能会向往可以收到个平安果,可以收到一句祝福。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这句话,换个表达方式,有时候那些张口闭口仁义道德,民族文化的人也是在上演着一个意淫出来的孤独的狂欢。
我是不反对过圣诞节的,应该这么说,我不反对过任何一个热闹的节日。可能我是一个浮躁的人,一个天生爱热闹的人。现在的圣诞节是一个可以跟朋友,同学,恋人,同事分享喜悦,互诉衷情的时候,为何不好好的过呢?而春节,无论过的是否有年味,无论春晚的收视率是否连年下降,看看那临到年关就抢不到的火车票,看看那些每天掰着指头算回家日子的人,想想总是不由自由就置办出来的年货,又有谁能够否认掉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呢?应该是这样的吧,只是因为现在选择多了,所以才显得春节没那么有意思了。就像你以前一直用NOKIA,你深信你会一直用下去,后来出来了三星,出来了小米,出来了黑莓,出来了iPhone,你也会动摇吧。可是又有谁能够否认掉第一个,第一次,第一眼的那种深刻呢?何况春节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深刻。
西方过圣诞节和中国过春节一样热闹,连着新年,可以放一周的假期,很多人在此期间和朋友家人聚会,或者全家人出去旅游,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模式,只是他们把这提前了而已。试想我们现在可以过一周的春节,又可以和朋友过着圣诞,不是更多了选择,多了乐趣吗?
所以无论你是选择圣诞大过,春节小过,还是春节大过,圣诞小过。仅仅都是一种选择而已。当选择的东西多了,难免会有不知所谓,踏入岔口的时候。应该感谢现在的科技和互联网让交流变的更加快捷顺畅,也应该感谢西方文化的涌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而且,渐渐的我们的父母学会了如何网聊,如何网购,如何把难以说口出的话通过另一种方式传递,你是不是也心里溢出另一种感动呢?至于年味的问题,该是孝顺,该是和谐,该是关爱,一直都会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