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怎么缴费更合适
选好了适合自家的保险,最后一步就是交钱了。交保费也是有好多学问的,今天就跟朋友们说说,怎么缴费更合适。
1. 缴费方式都有哪些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保险缴费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趸(dun,第四声)缴:即一次性缴清全部保费。就好比我们买房,一次性全款买了,特别土豪。
2、按年缴,即每年缴纳一次保险费,直至缴费期结束。交费期的长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10年,20年,甚至30年。还是用房子来举例,用20年还清贷款还是用30年还清,一个意思。唯一不同点就是买保险“0”首付。有没有想买的冲动,哈哈。
3、半年缴,每半年交一次保费。
4、季缴,每个季度交一次保费。
5、月缴,每个月交一次保费。
2. 选择缴费方式,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要考虑当前的经济能力。
交保费,量入为出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要是让保费影响到了正常生活,那就不合适了。如果当下收入并不是很高,或者这个阶段在其他方面的费用支出压力很大(例如还房贷,家里有人生病,孩子上学等等),强烈推荐按月缴纳保费,可以有效分散经济压力。未来随着收入的提高,可以请你的保险代理人协助变更缴费频率,例如修改成按季度交,这样比按月交有大概2%的折扣;按半年交(4%折扣);按年交(8%折扣),8%的保费折扣还是很诱惑的。原理跟还信用贷款一样,分期还和一次还清有利息的差异。
对于当下收入较丰厚,但还不够稳定的人来说,采取趸缴是更稳妥的方法,特别是自己做生意的人。我有一个客户主动要求趸交保费,为了判断这种缴费方式是否是他最好的选择,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创业,收入还可以,但我不确定未来这样的收入水平是否能够持续。我想现在有能力的时候就给家里人提供一份保障,让我也可以放手去拼搏事业。他的考虑还是非常周到的,特别是对创业者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
其次,考虑不同产品性质和功能。
不同的产品往往也适合不同的缴费方式,这样才能把其功效发挥到最大。对于保障类型的保险来说,如健康险,寿险和意外险,非常推荐分期(按年、季度、月)缴费,而且交费期越长越好,20年或者更长。交费期越长,每次交的保费就越少。保障型保险有一个不同于其他金融工具的特征就是“杠杆作用”,即使只交了一期保费,发生风险也会得到理赔,理赔款是自己所交保费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保障类保险的另一个特征是“保费豁免”,也就是出险后,后面还没交的保费就都不用交了。举个栗子,很不巧刚买了保险两年,就出险发生理赔了,如果交费期是30年,那么后续的28年保费就不用交了。这种类型保险太早把钱交完反而把保险最主要的杠杆作用给打折扣了。
针对保障类型的保险缴费,我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客户拿他之前通过电话买的一份保险给我看,问问怎么样。保障责任是:1)保障交通意外伤害30万,保障期30年;2)如果没有出险,30年到期后可以拿回所交保费的120%;3)每年交保费8000,交10年。我们来分析一下,先补充一些信息,购买30万的交通意外伤害保险,纯保障成本大概是每年20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买保险的出发点只是需要一份保障,那么每年交200,交30年,总共交6000块钱就搞定了。保障杠杆又高,保费又少,不会占用大量资金。分析完之后,这个朋友也是捶胸顿足,很是懊悔。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在规划保险的时候选择专业人士,其实就跟我们生病找专业医生诊治一样。
对于储蓄型保险,例如教育金、养老金、终身寿险,推荐可选的交费方式更多。先说说养老金,她是为我们未来老年阶段用钱提前储蓄。就好像往一个大的蓄水池里蓄水一样,老年开销需要一大笔钱,现在有钱就多准备一些,未来压力就小很多。现在没钱呢就少准备一些,多准备几年,早点开始准备。反正是这么大的水池,都要靠自己把水蓄满。早一天蓄满早安心,养老金都是有红利的,蓄的越多越早,红利也越高。对于经济充盈的家庭,可以考虑趸交养老金,第一总保费少,第二红利还多。教育金也是同样的道理。
终身寿险兼顾了保障和资产传承的功能,男士给自己买终身寿险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太太和孩子,担心自己没有办法一直照顾他们。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也推荐趸交,因为终身寿险很多都带有分红功能,这样会让红利累计得更快,而且所需要交的总保费也更低。如果经济暂时不支持趸交,分期交也没有关系,只是红利积累得要慢一些。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是选择的关键。
总结
投保的缴费方式选择并没有统一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最好。综合考虑自己当前的经济状况、购买保险的种类、以及自己的特殊需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为专业的影响因素,例如对未来附加险的调整规划,避免让大家迷糊,这次先不说了。总之,专业的事情要找专业的人。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让每个家庭拥有适合自己的保险 Proper insurance for every family
如果你有问题想咨询或者阅读更多文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