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

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

作者: 无物永驻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09:56 被阅读0次

近日读书《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提升认知的33个经济学常识》,作者谢宗博。

作者估计是想用这个接地气的书名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不过读的过程中发现内容干货确实不少,算是一本通俗有趣的经济学读物。选择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33个有意思的问题,都非常有针对性,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讲解得有理有据,令人读来茅塞顿开。

挑一些有启发的部分来分享:

——————

为什么收入越多,却感觉越来越穷?

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钱不等于购买力。

比如说各国家为了刺激经济,都会用增发货币的方式,也就是大肆印钞。而全球性的货币增发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和个人资产的大幅度缩水。

当整个社会上的钱越多时,我们手上的钱就会变得越不值钱。

而社会的总消费与总供给会实现天然的平衡,如果消费和供给两端都没有发生变化,财富的增加并不会带来更多购买力。


另外要提到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坎蒂隆效应(Cantillon effect):前排占了后排便宜,上游掠夺了下游,收入的再分配悄然完成。

什么意思呢?现实生活中,货币增发的钱并不是平均、同时发放到我们每个人手里的。新增的货币逐渐流向社会,优先获得的人群先获利,并推高资产价格。后面的人虽然钱也增加了,资产却在缩水。

而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是全球性的问题,想要保证自己的购买力,就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财富:新财富的分配与旧财富的通胀。


每一年社会总财富都会增加,GDP的增长就是最直接的表现。但增长的新财富在各方面的分配都是不均衡的,对于很多打工族来说,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社会财富的增长,那么这些依靠工资收入来积累财富的人群,在社会财富中的地位就会逐步下降。

这也是财富增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财富和收入之间的离散度加大,“人挣钱”远远赶不上“钱生钱”,通过劳动产生的收于增长远远赶不上资产创造的财富增长。

关于就财富的通货膨胀,钱变多了,购买力下降,钱就不那么值钱了。

传统经济学认为,货币的数量要和整个经济发展动态匹配。如果货币增长速度和整个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叫做货币增发,可以维持货币价值稳定;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则叫货币超发,多余的钱溢出,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货币贬值,钱不值钱。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费雪公式也很好地解释了货币与价格的关系:MV=PQ,M代表货币发行量(money supply),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P代表商品价格(price),Q代表商品数量(quantity)。在Q(商品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M(货币发行量)增速过快自然导致P(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


那么面对通货膨胀,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避免财富缩水,让个人的财富跟随社会财富同步增长呢?

答案就是尽可能多地配置投资性的财富。

选择消费性或投资性的生活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财富越多地用于消费,那么通胀就意味着收入的贬值和消费的增加,而财富越多地用于投资时,通胀就意味着财富的溢价。

虽然通货膨胀一直存在,但市场也会有专门的锚定物来体现社会总价值的稳定。

比如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中国财富的锚定物是房产。很多人通过配置房产抵抗住了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效应,从而锚定了自己在社会财富中的排位。

而房价逐渐稳定之后,就无法再继续起到锚定社会财富的作用了。房子的投资属性逐步消退,居住属性则更加明显。

如果说过去二十年财富的差距取决于配置了多少房产,那么未来二十年则是取决于配置了多少权益资产。

过去在经济快速增长时,由于蛋糕一直在做大,所以分配矛盾不突出;而如今发展红利在逐步放缓,各行各业也走向内卷化,进入存量阶段后,分配矛盾就开始尖锐起来了。

所以说收入变高并不等于变富了,只有在整个社会财富中的排位保持不变甚至有所进步,才是真的变富了。


还有许多有代表性的议题,都有在书中进行探讨。诸如:

喜欢的东西都很贵,不舍得买,怎么办?

了解商品的定价机制,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就能读懂价格背后隐藏的诸多信息,买东西的时候就知道什么东西多付了溢价,什么东西是物超所值。

为什么别人的人生开了挂,我却处处碰壁?

这其实是一种对概率的误读。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往往难以接受自身的错误,也难以接受这只是概率使然,为了让自己释怀而给出一个“运气不佳”的结论。为了让这个结论更具说服性,还会将更多的完全无关的独立事件归拢在一起,以此说明这只是“运气”的问题。

金钱能买到幸福吗?

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在一个临界值前呈现正比关系,然而在临界值之后就会变得不再相关。这其中有两种经济学规律在起作用。一是边际效用递减,当绝对的物资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时,它们很快就会变成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不再给我们新的刺激。二是社会比较,人们在建立自我概念时,常会通过“社会比较”的方式,幸福感往往不是来自我们真是的感受,二是通过我们周围对照群体的比较而获得的。所以,金钱不仅能够降低我们对痛苦的感受,还能够降低我们对快乐的感受。

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

答案是能。因为颜值是指某个人的外貌和内涵、体征和气质等身体个性组合所带来的吸引力数值。这种吸引力数值是有实际价值的,与人的个性、利益、活动和影响紧密关联。不管是从繁衍的需求,还是从审美的愉悦来说,美是符合人们的利益原则的。传统经济时代,颜值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并未被充分利用。到了互联网经济时代,人们再也不避讳谈及外貌,外貌甚至作为一种商品有了衡量的标准。事物价值有了衡量标准也就具备了进入市场流通的可能性,由颜值经济衍生的产业链就此形成。站在经济学角度,长得好看,并不仅仅只是容颜的美,而是相比较而言更好的一种外在表现,它可以是更时尚的服装、更绚烂的舞台、更精彩的演讲,也可以是在工作汇报时更炫酷的PPT。这一切,其实都代表了更美好的外在。当饭吃,在经济学上,则意味着价值,意味着被市场各方接受。

买前冲动,买完后悔,怎么走出商家的套路?

是在小城市岁月静好,还是到大城市策马奔腾?

为什么男朋友会在虚拟游戏中花费巨资买道具?

有了美满的婚姻,却一直放不下前任,怎么办?

商家为什么要麻烦顾客领优惠券,直接降价不是更能吸引顾客吗?

股票赚了,我该提现吗?亏了,我该守着还是认亏走人?

……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有你感兴趣的,也可以阅读这本书,相信很多困惑之处都能找到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u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