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念,但是我真的不太想动。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想着周末没事多跟朋友玩耍,抽空可以约约饭,打打球。计划都挺好的,然后就一到周末就变成了一个人独处,不想动,哪怕自己读点书,收拾一下屋子,洗洗衣服也不想出去了。
我是去年年底从南方辞职回的长春,因为在长春读的大学,所以有不少的同学留在长春工作。找完工作之后我发了朋友圈,大家都嘘寒问暖而且很惊喜,毕竟可以算是久别重逢。我也一一回复,承诺过一阵准备一个饭局大家聚一聚。结果这个饭局从年前拖到了年后,从二月份拖到了现在。我并不是不想念同学,四年的同窗情谊很深厚,可我就是懒,想着组织饭局真的挺麻烦的,一到周末想着自己舒舒服服的待着,为什么还要出去。
这周我挨个同学发微信问有没有时间聚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大学代班给我的回复:你这个没良心的,现在才想起你姐。还有一个大哥看我一直没动静以为我又离开长春了。仔细想想单从人情世故来说,我做的很不对。三年未见,在一个城市之后反而疏远了,如果是不了解我的人可真就以为我单纯的不想联系。
前一阵想着看看房子,有一个朋友特别的热心肠,跟我说了好几次带我去不同的楼盘看看,我也应允下来。到周六早上朋友发微信去转转,我想了想自己待着应该会更舒服,看房子就不急了,随意找了个加班的借口就没去。后来几次周末我也是一样没出来,就待着屋子里做着自己的事情。
我一直在思考,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本质上这跟不合群的性质还不一样,和朋友在一起聊天也能天南海北的胡侃,微信扯淡各种段子满屏飞,玩的时候放的开。就是从独处的状态转变到群体活动时比较困难,我美曰其名为懒人社交。
自我感觉懒人社交在当下年轻人的群体中比较普遍。首先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社交软件都非常发达,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事朋友信息;再者经济独立,可以有条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健身,旅游,阅读等等,哪怕一个人独处也不会感觉孤独,反而约个饭K个歌之后会感到莫名的空虚,最后应该就是现在的90、00后都有强烈的个人意识,个性独立,强烈的自身意识反而要求年轻人需要更多的独处时间来审视自己,社交会麻木个人对自己的感官。
也许今后懒人社交将成为社会的一个主流问题,其很多的衍生出的社会问题也将值得我们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