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to Read

作者: LynnLeanin在冬眠 | 来源:发表于2020-09-12 05:41 被阅读0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More to Read, 亦传道受业解惑也 。
LynnLiing在唱歌
记得看完点个赞,鼓励一下我 :)

每天早晨当我和逗哥坐进小蓝里,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收音机的轻松调频FM91.5,这个时间段是美文阅读More to Read。通常会选一篇古文,再选一篇中文或英文原版的短篇,节目会简短的介绍作者的背景和文章的大意,然后分别用中英文进行朗读,时长30分钟,每两天更新一次内容。非常适合我们早上的这段时间来欣赏,第二天再复习温故一遍。

2020年9月10号 教师节上午  06:30 

时值教师节,连续两天的More to Read都是有关老师的内容。从韩愈的《师说》开始,当朗读者朗读时,逗哥也会跟着一起背诵,“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第一段逗哥在小学的时候背诵过,后面的段落就跟不下来了。我对古文一向是学得不精,反倒不理解的地方,英文朗读时弥补一些,英文听不懂的地方,可能古文能猜到,就这样七七八八的听个大概。

我一直都是典型的理科生,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记得入党申请书都是逗哥爸爸给代的笔,那时候我们还是大学热恋的情侣。我现在想也许正是因为代写,党性不纯的我至今政治面貌还是群众。语文就是那个我最头疼最害怕的一门学科,那么古文就是这门学科最难触及的峰顶。

因为前一天晚上,逗哥认为进入初中后,初中老师就不会再像小学老师那样,掰开了揉碎了给他们讲解知识,只会对学习提出要求,很害怕自己的作文达不到老师的标准,听到朗读者读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也立即借机为他舒缓紧张压力,说道:“逗哥,你听是不是,连千年前的古人韩愈都说了,师者是授业解惑之人。你就不要担心你的作文挨批评了,老师会传授你怎么提高的方法的,你只要持之以恒的不打折扣的去学就行了。”逗哥听了果然释怀了很多。

接下来是冰心的《当教师的快乐》,当朗读者读到,“期末考试是让他们每人交一本“刊物”,什么种类的都行,如美术、体育等等。但必须有封面图案、本刊宗旨、文章、相片等等,同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组稿。也可以向班外的同学索稿或相片。学生们都觉得这很新鲜有趣,他们期末交来的“刊物”,内容和刊名都很一致,又很活泼可喜。。。。

我有感而发对逗哥说,“这个期末考试和你们的'广知课'有异曲同工之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各有所长,充分个性化的展示自己。”同时,感叹不满26岁的冰心,在将近一个世纪前,就使用这样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她的大学生了。

2020年9月11号 上午  06:40

今天早上头昏昏的,坐进小蓝后忘记打开收音机,和逗哥聊着天,我鬼使神差的把车开上了送他去小学的路上,也许那是六年来刻入骨髓的道路吧,等意识到再拐进正确的路线时,已经6点40分了!

打开收音机,More to Read,已经进入到短篇小说的时段。今天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作品《生活的道路》。毛姆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审视人生,写作带有讽刺或怜悯意味,作品结构精巧,语言简洁,笔法锋利。《生活的道路》中,梅休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令常人匪夷所思:这位年轻有为的底特律著名律师突然放弃触手可及的锦绣前程,选择到荒岛生活,随后沉醉在那里悠远历史遗迹中并决意撰写史书,全身心投入14年后,在正式动笔前溘然病逝,憧憬中的史学巨著化为乌有。以世俗的眼光看,梅休是不可理喻的、自寻毁灭的。但毛姆认为梅休的人生是圆满的、成功的。

当朗读者读到:“然而,在我看来,他的一生是成功的。他的生活道路是完美的。因为他干了他想干的事。当目标在望时,他与世长辞,因而也就幸免了达到目标后的心酸与痛苦

豆哥非常不能理解的问我,“妈妈,为什么达到目标后会是心酸与痛苦的呢?”我尽力回答了他这个问题,但是我并不知道我回答的对不对?亲爱的读者,你们又是如何去理解的呢?能否在评论中为我留言?

毛姆认为存在两种生活道路:一种是芸芸众生中规中矩、按部就班的生活道路,是社会所需;一种是少数自由灵魂脱离常规、跌宕起伏的生活道路,是个人人生的圆满。无论如何选择,都值得尊重。

在此之前的某天,当我听到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中秋部分的这一段时,非常不能理解,“ 我有了那个无用的老梦:即让身心保持平衡,完全健康的身体与无比充沛的智力融为一体。如果那使我快乐,我为何不能在收获庄稼的地里干活,同时依然为思想而生活呢?许多理论家认为这是可能的事,并期待着在一个更好的时候实现。如果这样,必须先要改变两件事:文学这一职业将不再存在,而且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要毁灭,只留下几本被普遍视为国宝藏的书。这样——只有这样——身心的平衡才能实现。”

在听完毛姆的《生活的道路》后,仿佛似乎可以理解那些奋身于思想的人了。

他满怀激情追求着心中的东西;急不可待避开所有侵占他神圣时间的一般利益或焦虑;常被思想和学问的无限性的感觉所困扰;由于悲哀地意识到支撑其精神活力的种种条件,他无法阻止时刻将它们忽视的诱惑。除了这些天生的特性外还有一个常见的事实,即这样一个人必须推销他的成就,必须在贫困始终不断的威胁下辛苦工作。既然他的血液要维持真正的节奏,他的神经要扮演造物主所安排的角色,他的肌肉要忍受紧张的特殊任务,那么还留下什么希望呢?”——摘自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More to Read, 亦传道受业解惑也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More to Read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vbektx.html